1.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混合浓硫酸和乙醇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收集 气体
证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
A、乙醇的密度小于浓硫酸;
B、容量瓶上的刻度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
C、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
D、乙炔中的杂质也能使溴水褪色。
【详解】A、乙醇的密度小于浓硫酸,混合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倒入乙醇中,边倒边搅拌,若顺序相反则容易引起液体飞溅,故A不能达到目的;
B、容量瓶上的刻度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胶头滴管垂直位于容量瓶的正上方,故B能达到目的;
C、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集气瓶中的导气管应长进短出,故C不能达到目的;
D、乙炔中的H2S等杂质也能使溴水褪色,应先通过一个盛碱液的洗气瓶将杂质除去,故D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实验装置和基本操作,易错点D,学生易忽略实验室用电石制乙炔中 H2S等还原性杂质也能使溴水褪色。
2.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
A. 青铜 B. 锰钢 C. 生铁 D. 硬铝
【答案】A
【解析】
生铁、锰钢是铁的合金,硬铝是铝合金,铜活泼性比Fe和Al弱,容易冶炼,中国是世界最早应用湿法治金的国家,所以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铜合金,即青铜,答案选A。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明矾可做消毒剂
B. 次氯酸钠可作漂白剂
C. 氧化铝可作耐火材料
D. 氢氧化铝可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明矾电离产生的Al3+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物质,从而使水澄清,故明矾由净水作用,但没有消毒作用,错误;B.次氯酸钠有强的氧化作用,可以将有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物质,故可作漂白剂,正确;C.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熔沸点很高,故可作耐火材料,正确;D.氢氧化铝可与胃酸(即盐酸)发生反应,产生氯化铝,从而可以降低胃酸的浓度,并且氢氧化铝对人无危害,故可以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正误判断的知识。
4.“中国名片”中航天,军事、天文等领城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其属于黑色金属材料
B. “歼—20” 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