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Ne和Na+的结构示意图均为 B.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C. 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D.NH4Br的电子式:
2.能用键能大小解释的事实是
A.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 B. 硝酸易挥发,而硫酸难挥发
C. 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D. 常温常压下,溴呈液态,碘呈固态
3.钢铁在海水中的锈蚀过程示意见右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从碳转移给铁
B. 在钢铁上连接铅块,可起到防护作用
C. 正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4OH-
D. 钢管发生析氢腐蚀,负极反应是Fe—3e- =Fe3+
4.取3mL 5mol•L-1 H2O2溶液,加入少量MnO2粉末,2min时c(H2O2)降为1mo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min内,v(H2O2) =2mol•L-1min-1
B.MnO2是催化剂,能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
C.升高温度或增大H2O2的浓度,均能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
D.若将5 mol•L-1 H2O2溶液的体积增至6mL,则H2O2的分解速率增至原来的2倍
5.电子层数相同的短周期元素X、Y、Z、W,其中X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少1,Y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多l,Z的单质常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W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Z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于W的氢化物
B.Z的氧化物与水反应可制得相应的含氧酸
C.X、Y、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对应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D.X、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互相都能发生反应
6.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7.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1411.0 kJ•mol-1和
-1366.8 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A.-44.2 kJ•mol-1 B.+44.2 kJ•mol-1 C.-330 kJ•mol-1 D.+330 kJ•mol-1
8.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使用铁触媒,加快合成氨反应速率
B.过量空气有利于SO2转化为SO3
C.打开汽水瓶盖,即有大量气泡逸出
D.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9.下列性质递变不正确的是
A. 酸性: HClO4 >H2SO4>H3PO4 B.半径:Cl-> Na+ >F-
C.热稳定性:HF> H2O> PH3 D.还原性:Cl- < Br- < I-
10.已知:X(g)+2Y(g) 3Z(g) ΔH=-a kJ•molˉ1(a>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1 mol X和0.2 mol 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 mol
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达a kJ
D.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11.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
2N2 (g)+6H2O (l) 4NH3 (g)+3O2 (g) ΔH>0,如果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