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试剂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不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 B. 甲烷
C. 汽油 D. 浓硫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应该是贴上“腐蚀品”标签,故A错误;
B. 甲烷是易燃烧的气体,贴上“易燃气体”标签,故B正确;
C. 汽油是易燃烧的液体,贴上“易燃液体”标签,故C正确;
D. 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贴上“腐蚀品”标签,故D正确;
答案选A。
2.2018年国家文物局对北洋海军军舰“经远舰”进行海上考古,考古队为舰体焊接锌块以实施保护。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 焊接锌块后的负极反应:Fe-2e-=Fe2+
B. 上述保护方法中可用镁合金块代替锌块
C. 腐蚀的正极反应:O2+2H2O+4e-=4OH-
D. 考古队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金属活动性Zn>Fe,所以焊接锌块后的Zn为负极,负极反应为Zn-2e-=Zn2+,A正确;
B.若用镁合金块代替锌块,由于Mg的活动性比Fe强,所以也可以保护Fe不被腐蚀,B正确;海水为中性溶液,钢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正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C正确;
D.考古队采用在舰体上焊接活泼金属的方法就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3.以下是镍催化乙烯与氢气的反应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 过程②吸收能量,过程③、④释放能量
C. 催化剂可改变反应的焓变
D. 反应中有非极性键断裂、极性键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与氢气发生的反应为加成反应,故A正确;
B.过程②是H-H断裂吸收能量,过程③、④是形成C-H键释放能量,故B正确;
C.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活化能改变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平衡、不改变反应焓变,故C错误;
D.从反应过程中可知断裂的H-H键为非极性键,形成的C-H键为极性键,反应中有非极性键断裂、极性键形成,故D正确;
答案为C。
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将少量SO2气体通入过量氨水中:SO2+NH3•H2O=NH +HSO
B. 铝溶于NaOH溶液中:2Al+2OH-+2H2O=2AlO +3H2↑
C. 用醋酸除去水垢中的CaCO3:CaCO3+2H+=Ca2++H2O+CO2↑
D. 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 +3H2O=3I2+6OH-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