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H2S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是能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1)H2S的转化
Ⅰ 克劳斯法
Ⅱ 铁盐氧化法
Ⅲ 光分解法
①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反应Ⅱ:+ 1 H2S == Fe2++ S↓ + (将反应补充完整)。
③反应Ⅲ体现了H2S的稳定性弱于H2O。结合原子结构解释二者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
(2)反应Ⅲ硫的产率低,反应Ⅱ的原子利用率低。我国科研人员设想将两个反应耦合,
实现由H2S高效产生S和H2,电子转移过程如下图。
过程甲、乙中,氧化剂分别是_ _____。
(3)按照设计,科研人员研究如下。
①首先研究过程乙是否可行,装置如右图。经检验,n极区产生了Fe3+,p极
产生了H2。n极区产生Fe3+的可能原因:
ⅰ.Fe2+ - e- = Fe3+
ⅱ.2H2O-4e-=O2+4H+,___ ____(写离子方程式)。
经确认,ⅰ是产生Fe3+的原因。过程乙可行。
②光照产生Fe3+后,向n极区注入H2S溶液,有S生成,持续产生电流,p极产
生H2。研究S产生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经确认,S是由Fe3+氧化H2S所得,H2S不能直接放电。过程甲可行。
(4)综上,反应Ⅱ、Ⅲ能耦合,同时能高效产生H2和S,其工作原理如下图。
进一步研究发现,除了Fe3+/Fe2+外,I3-/I-也能实现上图所示循环过程。结合化学用语,说明I3-/I-能够使S源源不断产生的原因: 。
答案(1)① ②
③O与S位于同主族,原子半径S>O,得电子能力S
(4) 在电极上放电: 。 在溶液中氧化 : 。 和 循环反应。
2、(19年海淀二模拟)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NOx对环境会产生危害,脱除NOx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NOx对环境的一种危害是 。
(2)NH3还原法可将NOx还原为N2进行脱除。
已知:4NH3(g)+3O2(g) === 2N2(g)+6H2O(g) ΔH1= -1530kJ•mol-1
N2(g)+O2(g) === 2NO(g) ΔH2= +180kJ•mol-1
写出NH3还原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碱性KMnO4氧化法也可将NOx进行脱除。
......
(原创文件)题目很新,很典型,建议2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