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烟火璀璨耀首都,火树银花庆国庆。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联欢晚会上,最后的烟花表演用璀璨的焰火点亮了北京的夜空,惊艳了无数国人。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B.利用焰色试验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
C.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镍丝或铁丝)
2.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说明水银发生了还原反应
B.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2Fe3++3Cu
C.水银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防止中毒
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3.下列制备实验中的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A. Zn+H2SO4= ZnSO4+H2↑
B. 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C.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D. CaCO3 +2HCl=CaCl2+H2O +CO2↑
4. 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 在该反应中
A.被氧化,做氧化剂
B.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C.被还原,做氧化剂
D.化合价升高,发生还原反应
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分析某矿石的主要成分,粉碎后将其溶于过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后用所得滤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无白色沉淀,说明矿石中一定不含Ca2+
B.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矿石中一定含有Cl-
C.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矿石中含有SO2-4
D.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矿石中一定含有Mg2+
6.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钴酞菁”分子直径比次氯酸分子小
B.“钴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C.“钴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