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文物不仅彰显了民族和文化自信,还蕴含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两代“四羊方尊”属于青铜制品,青铜 一种铜锡合金
B. 宋代《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 清代乾隆“瓷母”是指各种釉彩大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 东晋《洛神赋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答案】C
【详解】A.青铜主要是铜、锡的合金,A项正确;
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项正确;
C.瓷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项错误;
D.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D项正确;
所以答案选择C项。
2.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试剂、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B
【详解】A.乙醇与水互溶,不能萃取溴水中的溴,故A错误;
B.不饱和烃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可验证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的烯烃,故B正确;
C.浓度不同、催化剂不同,不能验证催化剂的影响,故C错误;
D.量筒的感量为0.1mL,应选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N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葡萄糖分子含有的羟基数目为6NA
B. 5.8gC4H10中含有共价键总数为1.3NA
C. 5.8g熟石膏(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4NA
D. 4.6g乙醇完全氧化成乙醛,转移电子数为0.1NA
【答案】B
【详解】A.1mol葡萄糖分子含有的羟基数目为5NA,故A错误;
B.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4H10,5.8 g 正丁烷和异丁烷的混合气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