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资料网

欢迎您,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访问PC网站

【本站编辑组】2019-2020版苏教版必修1专题2第2单元第1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课时练习(含教师版、学生版)


发布时间:2019/9/17
资料类型:一课一练
文件大小:206.86KB
来  源:
作  者:
教材版本:
适用学校:
下载条件:1.00元


第2单元第1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课时练习(教师版)
1.关于钠原子与钠离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C )
A.它们相差1个电子层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钠原子比钠离子稳定 D.钠原子、钠离子均为钠元素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钠在常温下很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为剧烈
答案 C
解析 钠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为Na2O,但不能自燃;加热条件下燃烧生成Na2O2,在纯氧气中燃烧更剧烈。
3. [广东清远市2018-2019学年上期末]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加热钠至熔化后,停止加热并通入氯气,钠剧烈燃烧并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 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B. 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小颗粒
C. 棉球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Cl2+2NaOH=NaCl+NaClO+H2O
D. 可在棉球右侧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答案】A
【详解】A.钠燃烧时火焰为黄色,故A错误;
B.氯气与Na的反应生成NaCl,则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故B正确;
C.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故C正确;
D.氯气具有氧化性,存在剩余氯气时与KI反应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可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首页|分类|客服
中学化学资料网 版权所有
北京时间:5: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