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资料网

欢迎您,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访问PC网站

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 含解析)[选修3]


发布时间:2019/6/17
资料类型:阶段考试
文件大小:257.82KB
来  源:xdye上传
作  者:
教材版本:
适用学校:
下载条件:3点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用火焰上灼烧后闻气味和焰色反应等方法都可鉴别纤维素和蛋白质
B. 1828年德国化学家武勒通过蒸发氰酸铵水溶液得到尿素,其意义在于找到了合成尿素的一种实用途径
C. 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和门捷列夫等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D. 测定出土文物标本出14C在碳元素中原子数含量的减少程度,可推算文物的大致年代
【答案】D
【解析】
正确答案:D
A.不正确,用火焰上灼烧后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纤维素和蛋白质,焰色反应是鉴别金属离子的;
B.不正确,1828年德国化学家武勒通过蒸发氰酸铵水溶液得到尿素,有机化学才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C.不正确,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等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金属具有的通性是
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②具有良好的传热性 ③具有延展性 ④都具有较高的熔点 ⑤通常状况下都是固体 ⑥都具有很大的硬度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④⑤⑥ D. ①③⑤
【答案】A
【解析】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部分金属熔点较高,如钨;部分金属常温下就是液态,如汞;部分金属硬度较高,如铬,也有部分金属硬度较低,如钠。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3.根据14C含量,能测出古代物品所处的年代.14C中的“14”是指碳原子中的(  )

首页|分类|客服
中学化学资料网 版权所有
北京时间:2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