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六十七)高考重难——晶体结构的分析与计算(含解析).doc
(六十三)教材基础(1)——原子结构与性质(含解析).doc
(六十五)教材基础(3)——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的性质(含解析).doc
(六十六)教材基础(4)——晶体结构与性质(含解析).doc
(六十四)教材基础(2)——分子的结构(含解析).doc
示例:
跟踪检测(六十三)教材基础(1)——原子结构与性质
1.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
B.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
C.转化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D.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A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
B.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分布在s区
C.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解析:选C 非金属元素中氢在s区,其余非金属元素均分布在p区,A项错误;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可能在s区(如Mg)、p区(如He)或d区(如Ti、Fe)等,B项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属递变性质而不是周期性变化,D项错误。
3.周期表中27号元素钴的方格中注明“3d74s2”,由此可以推断( )
A.它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ⅡA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