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草纲目》中有“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的记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薪柴之灰”可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B. “以灰淋汁”的操作是过滤
C. “取碱”得到的是一种盐溶液 D. “浣衣”过程有化学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薪柴之灰”中含有碳酸钾,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时,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降低肥效,故A错误;
B.“以灰淋汁”的操作是过滤,故B正确;
C.“取碱”得到的溶液中含碳酸钾,碳酸钾溶液属于盐溶液,故C正确;
D.“取碱”得到的溶液中含碳酸钾,碳酸钾溶液由于CO32-水解呈碱性,“浣衣”过程中促进油脂的水解,有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A。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也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
B. 金属腐蚀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C. 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产物一定是氯气
D. 同种弱电解质溶液,增大物质的量浓度导电能力不一定增强
【答案】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