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化学与社会——牢记22个名词.docx
七、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和应用.docx
三、“NA”应用再思考.docx
九、背会不失分的化学实验问题(规范解答50条).docx
二、基本概念正误判断“20例”.docx
五、离子共存问题再判断.docx
八、高中化学教材常考实验总结.docx
六、化学基本理论误区突破.docx
十、化学实验操作及实验方案正误辨析.docx
十一、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
四、经典方程式再书写.docx
示例:
一、化学与社会——牢记22个名词
1.空气质量日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2.PM2.5:2012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3.酸雨:指pH小于5.6的雨雾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它是由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而成的,绝大部分是硫酸型和硝酸型酸雨。
4.温室效应:指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大气中的CO2、CH4等气体的大量增加,致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
5.臭氧空洞: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以及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臭氧转化成氧气中起到催化作用,从而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形成空洞。
6.光化学烟雾:指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