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路径 B.升高温度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D.增大压强能增大活化分子的浓度
3. 为证明某可溶性一元酸(HX)是弱酸,有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室温下,测0.1 mol/L HX溶液的pH,若pH>1,证明HX是弱酸
B. 相同条件下,对0.1 mol/L的HCl和0.1 mol/L的HX进行导电性实验,若与HX溶液相串联的灯泡较暗,证明HX为弱酸
C. 将等浓度、等体积的HCl和NaX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pH<7,证明HX是弱酸
D. 室温下,测1 mol/L NaX溶液的pH,若pH>7,证明HX是弱酸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B. NH4HCO3(s)═NH3(g)+H2O(g)+CO2(g) △H = +185.57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大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 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5.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向H2S水溶液中加入NaOH有利于S2-增多 B.H2、I2、HI 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新制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