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对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积极实践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叫熵? 什么叫熵变? 如何判断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教师】我们利用∆H-T∆S来判断一个反应的自发性时,如果它小于0,我们只能说这个反应有反应的可能性,有反应的趋势。在实际上到底能不能进行反应,还要看有多少反应物发生反应转变成了生成物,另外还要看反应的速率。如果反应物只有很少的量转变成生成物或反应的速率很小很小,那么我们只能说这个反应虽有自发进行的趋势,但仍然没有发生反应。所以要研究一个反应,首先要研究它的自发性问题,接下来就要看它进行的程度,也就是限度的问题,最后看反应速率的问题。好,这节我们就来看看反应限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