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说错误的是( )
A.《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B.《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C.《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
D.《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2.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液氯、氯水、硫酸钠、乙醇 B.盐酸、水煤气、醋酸、干冰
C.空气、天然气、苛性钾、石灰石 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氯气
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水中含有NA个NH3分子
B.高温下,0.2 mo1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氢气分子数目为0.3NA
C.1.6 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
D.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一定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现象
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H2SO4时,开始时会出现沉淀,再继续滴加时,沉淀又会消失
D.某物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能导电,该物质一定属于电解质
5.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