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代记载文字的器物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是( )
A. 甲骨 B. 竹简 C. 丝帛 D. 青铜器
【答案】C
【解析】分析:甲骨主要成分为无机盐;竹简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青铜器属于金属材料;据此解答。
详解:A项,甲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等无机盐,故不选A项;B项,竹筒主要成分为木质纤维素,故不选B项;C项,丝帛是用蚕丝织成,成分为蛋白质,C正确;D项,青铜器是金属材料,故不选D项;正确选项C。
2. 传统医学治疗疟疾时将青蒿加水煮沸,但药效很差。改用乙醇控温60℃提取青蒿素,药效显著提高。屠呦呦用一种更适宜的物质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种适宜的物质是( )
A B C D
物质 乙醚 四氯化碳 丙醇 煤油
沸点℃ 34.5 76.5 97.4 180-310
【答案】A
【解析】分析:温度高时,会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所以所选取的物质沸点要低;
详解:乙醚的沸点低,当乙醚沸腾后,继续加热,乙醚的温度不会升高,避免因为温度高而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所以A选项是正确;正确选项:A。
3. 已知一组有机物的分子式通式,按某种规律排列成下表。
项序 1 2 3 4 5 6 7 ……
通式 C2H4 C2H4O C2H4O2 C3H6 C3H6O C3H6O2 C4H8 ……
各项物质均存在数量不等的同分异构体。其中第12项的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有(不考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