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淸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是利用了明矾溶液的酸性
B. 碘是人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所以富含高碘酸钾的食物适合所有人群
C. “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D.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答案】B
【解析】A,明矾溶于水电离出Al3+,Al3+发生水解使明矾溶液呈酸性,铜锈的主要成分Cu2(OH)2CO3与H+反应而溶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A项正确;B,碘是人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加碘盐中加入碘酸钾,高碘同样对人体有害,对于不缺碘的人群无需补碘, B项错误;C,氮氧化合物可以引起光化学烟雾、形成硝酸型酸雨(3NO2+H2O=2HNO3+NO)、破坏臭氧层,C项正确;D,高纯度的SiO2用于制作光导纤维,SiO2与强碱发生反应:SiO2+2OH-=SiO32-+H2O,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D项正确;答案选B。
2.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100g46%乙醇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目为4NA
B. 标准状况下,氧原子总数为0.2NA的CO2和NO2的混合气体,其体积为2.24L
C. 常温下,5.6g铁分别与足量氯气和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均为0.3NA
D. 常温下,pH=1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个数为10-13NA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