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许多化学方面的记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选项 古代文献 记载内容 涉及原理
A 《格物粗谈》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文中的“气”是指氧气
B 《本草经集注》 孔雀石(碱式碳酸铜)投入苦酒中,涂铁皆作铜色 该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 《鸽林玉露》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其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无化学变化
D 《开宝本草》 硝石(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 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性质
【答案】B
2. 工业制备苯乙烯的原理: 。下列关于a、b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均属于苯的同系物 B. 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平面
C. 一氯代物均有5种 D. 均可发生加成、取代反应
【答案】A
【解析】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不属于苯的同系物,故A错误;乙苯、苯乙烯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平面,故B正确;a、b分子中都有5种等效氢,所以一氯代物均有5种,故C正确;a、b分子中都有苯环,所以均可发生加成、取代反应,故D正确。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L14CO2含有的中子数为11NA
B. 5.6gFe粉与足量S粉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 1molNa2O2固体中所含离子数目为4NA
D. 1LpH=6的纯水中含有OHˉ的数目为10-8NA
【答案】B
【解析】14CO2分子中含有24个中子,标准状况下,11.2L14CO2含有的中子数 12NA,故A错误;Fe粉与足量S粉加热生成FeS,5.6gFe粉与足量S粉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B正确;Na2O2固体中含有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1molNa2O2固体中所含离子数目为3NA,故C错误;pH=6的纯水中OHˉ的浓度是10-6mol/L,1LpH=6的纯水中含有OHˉ的数目为10-6NA,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