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资料网

欢迎您,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访问PC网站

贵州省2018年普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8/7/23
资料类型:阶段考试
文件大小:465.55KB
来  源:yrzx上传
作  者:
教材版本:
适用学校:
下载条件:会员免费


1.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有些能源比较丰富而淡水短缺的国家,常利用蒸馏法大规模地将海水淡化为可饮用水
B.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因此人类很早就开始大量使用铝制器皿
C.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有些金属(如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
D. 存在于污水中的胶体物质,可加明矾和硫酸铁等电解质来处理
【答案】B
【解析】A、有些能源比较丰富而淡水短缺的国家,常利用蒸馏法大规模地将海水淡化为可饮用水,故A正确;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但人类很晚才开始大量使用铝制器皿,金属的开发是根据活动性来的,越活泼越难治炼,因为铝是活泼金属,人类很晚才学会治炼铝,故B错误;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有些不活泼金属(如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故C正确;D、存在于污水中的胶体物质,可加明矾和硫酸铁等电解质来处理,明矾和硫酸铁到了水里可以水解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故D正确;故选B。
2.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A 向AgCl 悬浊液中滴加饱和Na2S 溶液 有黑色沉淀产生 Ksp(Ag2S)< Ks(AgCl)
B 向某溶液中滴加K 3[Fe(CN)6] (铁氰化钾) 溶液 有蓝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 向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苯和澳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D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后再滴加碘水 溶液不变色 淀粉完全水解
【答案】A
【解析】A、向AgCl 悬浊液中滴加饱和Na2S 溶液,有黑色沉淀Ag2S产生,说明Ag2S更难溶,即Ksp(Ag2S)< Ks(AgCl),故A正确;B、向某溶液中滴加K 3[Fe(CN)6] (铁氰化钾) 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故B错误;C、向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是由于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单质,故C错误;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后再滴加碘水,溶液不变色,碘单质和过量的NaOH反应了,不能说明淀粉就已经完全水解,故D错误;故选A。

首页|分类|客服
中学化学资料网 版权所有
北京时间:22: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