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年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包信和团队研究甲烷高效转化获重大突破。催化原理如图所示,该研究彻底摒弃了高耗能的合成气制备过程,大大缩短了工艺路线,反应过程本身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碳原子利用效率达到100%。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B. CH4→CH3+H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C. 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原理 D. CH3 是稳定结构
【答案】D
【解析】A项,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故A正确;B项,CH4→CH3+H的过程需要断裂碳氢键,而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故B正确;C项,绿色化学原理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由已知,反应过程本身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碳原子利用效率达到100%,所以符合绿色化学原理,故C正确;D项,CH3中C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在自然界中不能稳定存在这样的单个粒子,只能与其他基团连接,故D错误。
2. 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最科学的方法是
A. 观察各向异性 B. X 射线衔射实验 C. 测定固定熔点 D. 观察自范性
【答案】B
【解析】A项,多晶体没有各向异性;B项,晶体与非晶体最本质的区别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在微观空间是否有序排列,构成晶体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晶体的这一结构特征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反映出来;C项,测定熔点只是表象,不准确;D项,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才能表现出自范性。综上分析,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最科学的方法是利用X射线衔射实验,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注意晶体与非晶体最本质的区别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在微观空间是否有序排列。常见的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①单晶体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