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早在公元前400多年,古希腊哲学家就把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叫原子,但直到丹麦科学家玻尔于1913年才建立起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下列观点不属于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的是
A. 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
B. 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且能量是量子化的。
C. 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
D. 确定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
【答案】D
【解析】由玻尔原子结构模型可知,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并且不辐射能量,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不同的轨道能量不同,且能量是量子化的,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电子处在能量最低的轨道上时,称为基态,能量高于基态的状态,称为激发态,D项不属于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故答案选D。
2.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乙炔的结构式:H-C≡C-H
B. 氟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2s22p7
C. 镁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D. 次氯酸的电子式:
【答案】A
【解析】A. 在乙炔分子中,C原子和H原子之间形成一个共价键,C原子与C原子之间形成碳碳三键,结构式为:H-C≡C-H,故A正确;B. 氟是9号元素,氟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2s22p5,故B错误;C. 镁是12号元素,镁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