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计”,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C. 日常生活中常用汽油去除衣物上的油污,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炊具上的油污,两者的原理完全相同
D.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HC1,若将两者混合使用,其杀菌效果和去除厕所污溃的效果都将加强
【答案】B
【解析】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草木灰中含有K2CO3,K2CO3溶液显碱性可以去污,故B正确;用汽油去除衣物上的油污,利用油污易溶于汽油的性质,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炊具上的油污,利用油污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的性质,故C错误;NaClO与HC1生成有毒的氯气,故D错误。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所含共价键数均为0.2NA的白磷(P4)和甲烷的物质的量相等
B. 1L 1mol/LH2O2的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C. 将1molFe 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可能为2NA
D. 1L0.1mol/LCH3COONa溶液中含有的Na+和CH3COO-的总数为0.2NA
【答案】C
【解析】白磷分子中含有6个共价键、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所含共价键数均为0.2NA的白磷(P4)和甲烷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故A错误;H2O2、H2O中都含有氧原子,故B错误;1molFe 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恰好生成硝酸亚铁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C正确;CH3COO-水解,1L0.1mol/LCH3COONa溶液中含有的Na+和CH3COO-的总数小于0.2NA,故D错误。
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测定NaClO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点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 非金属性Cl>C 将稀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