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章末专题复习3.ppt
第3章 第1节 课堂.doc
第3章 第1节.doc
第3章 第1节.ppt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课堂.doc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doc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ppt
第3章 第2节 第2课时 课堂.doc
第3章 第2节 第2课时.doc
第3章 第2节 第2课时.ppt
第3章 第2节 第3课时 课堂.doc
第3章 第2节 第3课时.doc
第3章 第2节 第3课时.ppt
第3章 第3节 第1课时 课堂.doc
第3章 第3节 第1课时.doc
第3章 第3节 第1课时.ppt
第3章 第3节 第2课时 课堂.doc
第3章 第3节 第2课时.doc
第3章 第3节 第2课时.ppt
第3章 第4节 课堂.doc
第3章 第4节.doc
第3章 第4节.ppt
示例:
第三章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练习
基 础 巩 固
1.已知25 ℃下,醋酸溶液中各微粒存在下述关系:
K=cCH3COO-•cH+cCH3COOH=1.75×10-5。下列有关说法可能成立的是导学号 68732404( D )
A.25 ℃条件下,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K=8×10-5
B.25 ℃条件下,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K=2×10-4
C.标准状况下,醋酸溶液中K=1.75×10-5
D.升高到一定温度,K=7.2×10-5
解析:题中K为醋酸电离常数的表达式,由于电离常数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排除A、B两项。因为醋酸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K增大,降低温度,K减小,标准状况下(0 ℃),温度低于25 ℃,则K小于1.75×10-5,所以C项错误。
2.判断强弱电解质的标准是导学号 68732405( C )
A.导电能力 B.相对分子质量
C.电离程度 D.溶解度
解析:依据强弱电解质的定义可知,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的大小。
3.将1 mol冰醋酸加入到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最终得到1 L溶液。下列各项中,表明已达到电离平衡状态的是导学号 68732406( D )
A.醋酸的浓度达到1 mol•L-1
B.H+的浓度达到0.5 mol•L-1
C.醋酸分子的浓度、醋酸根离子的浓度、H+的浓度均为0.5 mol•L-1
D.醋酸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醋酸分子的速率相等
解析:在未电离时c(CH3COOH)=1 mol•L-1,当醋酸、H+、CH3COO-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但此时三者的浓度不一定是0.5 mol•L-1),醋酸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故A、B、C均错。依据平衡状态的标志即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可知D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