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2.掌握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及基本规律。
【学习方式】阅读探究、讨论归纳法。
【预习案】
1.阅读课本13~14页“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在课本上标出重点和疑难问题。
2.完成《金版学案》第11页【知识衔接】和【自主学习】,并更正。
【探究案】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
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百万亿分之一。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在能量不同的区域运动,人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为电子层。(见课本第13页图1-7电子层模型示意图)
(2)电子运动区域距原子核越近,电子层距原子核越近,电子层的能量 。
电子层 n
各电子层 序数 1 2 3 4 5 6 7
符号 K L M N O P Q
与原子核的距离 ( 近 ) (远)
能量高低 ( 低 ) ( 高 )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电子总是从能量 低 的电子层排起,然后由 内 往 外 排。
【思考与交流】观察下面0族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总结K、L、M、N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总结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电子层数(n)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