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
开封市第七中学 王 峰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氨》选自人教版《化学1》(必修)第四章第四节第一课时,把《硫和氮的氧化物》和《硫酸 硝酸》联系起来,把非金属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构成完整的非金属元素的知识体系。具有承上启下、补充完善、体系构建的作用。
2.学情分析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高中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系统化知识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一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新奇现象喜欢探究,用实验手段,采用探究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氨的性质(与水的反应、与酸的反应和催化氧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氨的性质,通过氨的用途分析,使学生认识氨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哈伯事迹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三、重难点及教学策略
1.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