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化学反应N2(g) + 3H2(g) 2NH3(g)看起来十分简单,而氮、氢为原料合成氨从第一次实验室研制到工业化投产,经历了约130年漫长的发展过程入手,然后[投影] “哈伯合成氨法”与合成氨研究的艰辛历程,让学生感悟体验,科研创新的艰巨性和为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交流研讨,联系实际,学会分析问题本质
(1)交流研讨,合作探究,选择合成氨的优化条件
让学生通过7个“交流研讨”,依据合成氨反应的特点分别从“合成氨反应的限度”、“合成氨反应的速率”和“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三个角度探讨合成氨的有利条件。这样在给学生提供 “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同时,又对前面化学平衡移动和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巩固,提高了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联系实际,结合生产实践,学会分析问题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