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的陶瓷是以黏土为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
B.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火碱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家庭使用“84”消毒液时,为增强消毒效果,可以加入洁厕灵(含有强酸)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或解释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 BaSO3难溶于水
B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溴水 溶液褪色 苯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C 将铝热反应后的固体加入稀硫酸溶解,再加入KSCN 溶液不变红 反应后固体无Fe2O3残余
D 向盛少量Mg(OH)2固体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NH4Cl浓溶液,充分振荡 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NH4+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导致Mg(OH)2溶解
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与Y可以形成5种以上的化合物
B.M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W的强
C.W的气态氢化物与M的单质能发生置换反应
D.Z、M的单质在一定探究下均能和强碱溶液反应
4.下列有关物质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的数目分析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