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HClO、浓硫酸、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B.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HClO、浓硫酸、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故A正确;B、氧化物指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O元素的化合物,HCOOH、Cu2(OH)2CO3含有的元素超过两种,不是氧化物,故B错误;C、CH3CH2OH是非电解质,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D、HCOOH分子只能电离出1个H+,为一元酸,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
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可用半透膜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
B.黄河入海口容易形成沙洲
C.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可形成油水混合物
D.一束平行光线通过蛋白质溶液,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可透过半透膜,所以可用半透膜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与胶体的性质有关;B、黄河水中含有土壤小颗粒,形成胶体,遇到含有电解质的海水,发生聚沉,土壤颗粒沉淀,所以黄河入海口容易形成沙洲,与胶体性质有关;C、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可形成油水混合物,为乳状液,与胶体的性质无关;D、一束平行光线通过蛋白质溶液,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为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
3.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用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