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专题二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专题三 溶液组成的化学计量及其应用;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五 离子反应;专题六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七 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题八 电化学;专题九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专题十 电解质溶液;专题十一 常见金属元素;专题十二 常见非金属元素;专题十三 无机化学综合应用;专题十四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专题十五 综合实验探究
示例: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一 准确判断物质类别
1. 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
题组一 概念的判断与理解
1.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2012•山东理综,7B)
…….
题组二 正确理解物质的分类标准
2.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Na2CO3 H2SO4 NaOH SO2 CO2
考点二 准确判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 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认识
(1)从宏观上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这里的新物质生成所能实现的仅是原子与分子(或离子)的相互转化,在整个过程中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一种原子变为另一种原子涉及原子核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2)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但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未必就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熔化、SiO2晶体的熔化,分别破坏了离子键、共价键,但属于物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