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资料网

欢迎您,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访问PC网站

[《中学化学》发表]设计实验证明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


发布时间:2013/10/26
资料类型:教(学)案
文件大小:44.86KB
来  源:hgkdftl原创
作  者:付天龙
教材版本:全国通用
适用学校:不限
下载条件:2点


设计实验证明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一)
山西省壶关县第一中学
《中学化学》2003.8.22~23
1、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对于红色消失的原因,甲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乙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红色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
实验: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一些NaOH溶液,若红色复出,则是因为HCl和HClO的酸性所致;若红色不再复出,则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所致。
2、在少量Mg(OH)2悬浊液中,滴加适量饱和NH4Cl溶液,因体溶解。对于固体的溶解,甲的解释是:在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OH)2(固) Mg2+ +2OH-,NH4Cl水解:NH4+ +H2O NH3•H2O+H+ 产生的 H+与Mg(OH)2电离出来的OH-发生了中和反应,使Mg(OH)2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而使Mg(OH)2溶解。乙同学的解释是:NH4Cl电离出的NH4+与Mg(OH)2 电离出的OH - 发生反应生成了弱电解质NH3•H2O,由于C(OH-)降低,而使Mg(OH)2 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导致Mg(OH)2溶解。
实验:向Mg(OH)2沉淀中加入中性的醋酸铵浓溶液,加入后若Mg(OH)2不溶解,说明甲同学的解释正确;溶解了则是乙同学的解释正确。

首页|分类|客服
中学化学资料网 版权所有
北京时间:9: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