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化学”一词最早出于《化学鉴原》(1871年)。该书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i)”。在地壳里,“矽”的含量在所有元素含量中占第二位,现代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A .锡 B.硒 C.氧 D.硅
2.人们可从铁钛矿(主要成分FeTiO3)制取金属钛(Ti),其在一定条件下的主要反应有:
①FeTiO3+H2 = Fe+TiO2+H2O; ②TiO2+2C+2Cl2=TiCl4+2CO; ③TiCl4+2Mg=2MgCl2+Ti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反应①中的H2被氧化 B. 反应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 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 D. 反应②Cl2中的“Cl”得到电子
3.正常人胃液的pH在0.3~1.2之间。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MgCO3、NaHCO3、酒石酸钠等,这主要是由于
A.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
B.酒石酸是营养品
C.Na2+、Mg2+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D . MgCO3、NaHCO3与胃酸作用生成CO2,服药后有喝汽水的感觉
4.下列制取物质的设计中,不可能实现的是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