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屠呦呦,获得2011年拉斯克奖,该奖被看作诺奖“风向标”。被媒体誉为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青蒿素,又名黄花蒿素,是由菊科植物黄花蒿所提炼出来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是治疗恶性疟原虫所引发的疟疾的特效药。其结构如下图:
下列关于青蒿素或双氢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双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
B.青蒿素的一个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5个手性碳原子
C.青蒿素能溶于水,难溶于冰醋酸等有机溶剂,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双氢青蒿素
D.青蒿素提取时,宜选用新鲜药材或迅速晾干的药材,并尽可能避免酸碱的处理
6.资料表明,当压强达到22 MPa、温度达到374℃时,水成为“超临界状态”,此时水可将CO2等含碳化合物转化为有机物,称之为“水热反应”。生物质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水热反应可生成石油、煤等矿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热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变化
B.水热反应对研究如何吸收利用CO2很有意义
C.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水热反应”有望实现地球上碳资源的循环
D.生物质与超临界水作用生成汽油的反应,能解决目前人类汽油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