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资料网

欢迎您,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访问PC网站

2012届浙江、福建、上海高三名校化学试题汇编(电解质溶液2份)


发布时间:2012/4/14
资料类型:归类试题
文件大小:1077KB
来  源:原创
作  者:lihongbo
教材版本:全国通用
适用学校:不限
下载条件:2点


命题范围:
2012届浙江+福建+上海高三名校化学试题汇编【电解质溶液-1】根据三省市最新高三考题汇编,有答案WORD版,共各地高中各年级组卷用。本人原创,分享与大家。分类试题,每题后附有答案,供老师自行组卷用。
2012届浙江+福建+上海高三名校化学试题汇编【电解质溶液-1】
1、[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2012学年高三第一学期高中9月]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 和NaClO相比,NaCN溶液的pH较大,则同温同体积同浓度的HCN 和 HClO说法正确的是(B)
A.pH:HClO>HCN B.酸根离子浓度:c(CNˉ)<c(ClOˉ)
C.电离程度:HCN>HClO D.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HClO>HCN
2.[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10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1 m L pH=1的盐酸与100 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B.0.1 mol/L 的CH3COONa溶液中:c(CH3COO-) > c(Na+) >c(OH-) >c(H+)
C.常温时向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7:c(NH4+)+c(Na+)= c(SO42-)
D.将10 mL 0.1 mol/L Na2CO3溶液逐滴滴加到10 mL 0.1 mol/L盐酸中:
c(Na+)>c(Cl-)>c(HCO3-)>c(CO32-)
D. 可通过导电能力变化来判断是否到达滴定终点
4 [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10月].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 1.8×l0-5 4.9×l0-10 K1=4.3×l0-7
K2=5.6×l0-11
根据上述电离常数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25℃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
pH(Na2CO3)>pH(NaCN)>pH(NaHCO3)>pH(CH3COONa)
B.a mol/L HCN溶液与b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a+)=c(C N-),则a一定大于b
C.2 NaCN + H2O + CO2 =2 HCN + Na2CO 3
D.2CH3COOH + Na2CO3 → 2 CH3COONa + H2O + CO2 ↑
5. [浙江省嘉兴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 一定温度下,用水稀释0.1mol•L-1的一元弱酸HA ,随稀释进行,下列数值增大的是(Kw表示水的离子积,Ka表示HA的电离平衡常数)B
A.Kw  B.c(OH-) C. D.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氯水中:c(Cl-)>c(H+)>c(OH-)>c(ClO-)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2c(H+) + c(CH3COOH) = c(CH3COO-) +2c(OH-)
C.0.1mol/L 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c(H2B)>c(B2-)
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7.【浙江省金华十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已知AgI为黄色沉淀,AgCl为白色沉淀。25℃时,AgI饱和溶液中c(Ag+)为1.22×10-8 mol•L-1,AgCI饱和溶液中c(Ag+)为1.30×10-5mol•L-1。若在5 mL含有KC1和KI浓度均为0.01 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8 mL0.0l mol•L-1的AgNO3溶液,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A.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B.溶液中先产生的是AgI沉淀
C.AgCl的KSP的数值为1.69×10-10
D.若在AgI悬浊液中滴加一定量的KCl溶液,黄色沉淀会转变成白色沉淀
8.【浙江省金华十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常温下,用0.10 mol•L-1 KOH溶液滴定10.00 mL 0.10 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混合溶液的体积可看成混合前溶液的体积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点①所示溶液中:
c(H+)/c(OH—)=1012
B.点②所示溶液中:
c(K+)+c(H+)=c(HC2O—4)+c(C2O2—4)+c(OH—)
C.点③所示溶液中:
c(K+)>c(HC2O-4)>c(C2O2-4)>c(H+)>c(OH-)
D.点④所示溶液中:

9.【浙江省金华十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8分)硫酸是强酸,中学阶段将硫酸在水溶液中看作完全电离。但事实是,硫酸在水中的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第二步电离并不完全,其电离情况为:

请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Na2SO4溶液呈 (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其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H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写出NaHSO4溶液中溶质电离常数(Ka)的表达式 。
(4)如果25℃时,0.10 mol•L-1 H2SO4溶液的pH=-lg0.11,则0.10 mol•L-1的H2SO4溶液中
c(SO2-4)= mol•L-1。

10.【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2届高三11-12月教学质量】已知某温度下,KW=1×10-13。A为酸溶液,其pH=a;B为碱溶液,其pH=b。
(1)若A为强酸,B为强碱,且a+b=13,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__;若此时溶液中碱的阳离子浓度大于酸根阴离子浓度,其原因可能是(用文字表述)_______________ _。
(2)若A为强酸,B为强碱,二者按体积比为1:10混合后溶液显中性,则a+b=____。
(3)若A的化学式为HR,B的化学式为MOH,且a+b=13,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
(4)在(3)的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c(MOH)>c(M+)>C(R-)>c(OH-)> c(H+)
②c(HR)>c(M+)>c(R-)>c(OH-)>c(H+)
③c(R-)>c(M+)>c(H+)>c(OH-)
④c(M+)>c(R-)>c(OH-)>c(H+)
⑤c(M+)+ c(H+)=c(R-)+c(OH-)
⑥c(MOH)=c(H+)-c(OH-)
:答案(1)6.5(2分) 酸是多元强酸,碱是一元强碱(2分)
(2)12(2分) (3)M++H2O MOH+H+(2分) (4)④⑤(4分)
11. 【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2届高三11-12月教学质量】 类推的思维方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重要思维方法,但所得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B


12. 【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2届高三11-12月教学质量】某温度下,体积和pH均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pH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A. I是氨水的pH变化曲线
B. b、c两点溶质的浓度相等
C. 中和a点时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所需硫酸的物质的量相等
D. c→d的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13.【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2届高三11-12月教学质量】常温时,0.1 mol•L-1的HA 溶液的pH=3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在滴加过程中,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未加入NaOH溶液时,原HA溶液中,c(H+) = c(OH-) + c(A-)
B.向原溶液中加水至溶液体积变为原体积的100倍时,所得溶液的pH大于3小于5
C.当滴入的NaOH与HA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中c(Na+) = c(A-),且溶液呈中性
D.当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c(Na+) >c(A-) >c(OH-)>c(H+)
14. [ 浙江省杭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适应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溶液的pH值越小,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就越多
B.物质的水溶液浓度越高,则溶液的密度越大
C.单质的化学活动性越强,氧化性也越强
D.相同条件时,酸性越弱的酸,其对应的钠盐的水溶液碱性越强
15. [ 浙江省杭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适应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
A.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n(H+)增大
B.0.2 mol•L-1盐酸与等体积0.05 mol•L-1 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pH为1
C.向含等浓度的KCl和KI的混合溶液,滴加少量AgNO3溶液生成黄色沉淀,说明同温度下Ksp(AgCl)大于Ksp(AgI)
D.若NH4HCO3溶液、NH4HSO4溶液和NH4NO3溶液中c(NH4+)相等,则
c(NH4HSO4) C(Na+)>c(A-)
D.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等于7,则
反应后的混合液:2c(R2-)+c(HR-)>c(Na+)
21.[浙江省南马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B
A.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
3ClO-+2Fe(OH)3 =2 FeO42-+3Cl-+H2O+4H+
B.4mol/L的NaAlO2溶液和7mol/L的HCl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4AlO2-+7H++H2O=3Al(OH)3↓+Al3+
C.向NaAlO2 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2AlO2-+CO2+3H2O = 2Al(OH)3↓+ CO32--
D.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中性:H++SO42-+Ba2+十OH-=BaSO4↓+H2O

22.[浙江省绍兴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回头考]食醋分为酿造醋和配制醋两种。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总酸含量不得低于3.5g/100mL。
(1)某研究小组利用滴定分析法测定某品牌食醋中醋酸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用NaOH溶液滴定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b.食醋试样需稀释一定倍数后再进行滴定
c.用NaOH溶液滴定食醋,可使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
d.若测得该品牌食醋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1,则该食醋的总酸量为4.5g/100mL。
(2)研究小组的同学仔细观察了该品牌食醋的标签,发现其中还含有苯甲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他想用资料法验证醋酸与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C6H5COONa)不会发生离子互换反应,需查找在一定温度下的醋酸与苯甲酸的________ (填写序号)。
a.pH b.电离度 c.电离常数 d.溶解度
(3)常温下,用0.100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0 mol•L-1HCl溶液和20.00mL 0.1000 mol•L-1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滴定醋酸溶液的曲线是_______ (填“图l”或“图2”);滴定曲线中a=_____ mL;
②E点pH>8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
(4)现欲粗略测定一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的电离度,应做的实验和所需的试剂(试纸)是________ (填写序号)
a.电解,NaOH溶液 b.蒸馏,Na2CO3溶液
c.酯化反应,石蕊试液 d.中和滴定,pH试纸
(5)为标定某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用0.2000 mol•L-1 的NaOH溶液对20.00 mL醋酸溶液进行滴定,几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
实验序号 1 2 3 4
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 20.05 20.00 18.80 19.95
则该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为________ 。
答案

21.室温下,将1.000mol L-1盐酸滴入20.00mL 1.000mol 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a点由水电离出的
B. b点:
C.c点: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电离吸热
23.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回头考]织物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某温度下,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 )
A.NaClO2溶液中,c(Na+)/c(ClO2-)=1
B.往NaClO2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当pH>6时,溶液中主要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是:ClO2-+H+=HClO2
C.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3.0
D.此温度下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
24.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回头考] 25 ℃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
弱酸化学式 CH3COOH HCN H2S
电离常数(25 ℃) 1.8 ×10-5 4.9 ×10-10 K1=1.3 ×10-7
K2=7.1 ×10-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
pH(CH3COONa)>pH(Na2S)>pH(NaCN)
B. a mol/L HCN溶液与b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CN-),则a一定大于b
C. NaHS和Na2S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H+)=c(OH-)+c(HS-)+2c(S2-)
D. 某浓度HCN的水溶液pH=d,则其中c(OH-)=10-d mol/L
25.[浙江省绍兴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回头考]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反应 I2(aq)+I-(aq) I3-(aq)的△H>0
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26.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回头考]已知AgI为黄色沉淀,AgCl为白色沉淀。25℃时, AgI饱和溶液中c(Ag+)为1.22×10-8 mol•L-1,AgCl饱和溶液中c(Ag+)为1.30×10-5mol•L-1。若在5mL含有KCl和KI浓度均为0.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8mL 0.01mol•L-1的AgNO3溶液,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A.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K+)>c(NO3—)>c(Ag+)>c(Cl-)>c(I-)
B.溶液中先产生的是AgI沉淀
C.AgCl的KSP的数值为1.69×10-10
D.若在AgI悬浊液中滴加少量的KCl溶液,黄色沉淀不会转变成白色沉淀
27.[浙江省杭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化学培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a L稀氨水与b L稀硫酸反应后,溶液pH=7时,c(SO42-) > c (NH4+)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 c2
C.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
D.向0.1 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 增大
28. [浙江2012届元济高级中学高三摸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29.[浙江省嵊泗中学2012届高三12月测] (15分)大气中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a+、Mg2+、NH4+、Cl-、SO32-、SO42-、NO3-和NO2-等。某研究小组取该地一定量的酸雨,浓缩后将所得试液分成4份,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呈蓝色;第二份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第三份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第四份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
已知:Ksp(Ag2SO4) = 1.20×10-5[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酸雨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说明其不存在的理由: 。
(2)写出试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Cl-: 。
(4)该研究小组为了探究NO参与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慢慢通入O2,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再喷射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说明NO的作用: 。
答案
(1)SO42-、NO3-、NH4+ (3分)
SO32-、NO2- (2分)
SO3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酸性条件下,与NO3-不能共存;若有NO2-,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 (2分)
(2)6I- + 2NO3- + 8H+ = 3I2 + 2NO↑+ 4H2O (2分)
(3) 取少量试液,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存在Cl- (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30.[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2届第一次联考]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A.第2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3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Cl>H2S>PH3
B.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C.可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也能电解熔融HCl来制取氢气
D.酸的水溶液呈酸性;则有酸性的水溶液也一定是酸的水溶液
31.[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2届第一次联考]将pH为5的H2SO4溶液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c(SO42-)和c(H+)之比约为 ( C )
A.1∶1 B.1∶2 C.1∶10 D.10∶1
32.[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2届第一次联考]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D )
A.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C6H5ONa三份溶液中的c(Na+):③>②>①
B.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
c(Na+)=2c(A2-)+c(HA-)+c(H2A)
C.右图中pH=7时:c(Na+)>c(CH3COO-) >c(OH-)=c(H+)
D.右图中a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c(OH-)=c(H+)+c(CH3COO-)+2c(CH3COOH)

33.[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2届第一次联考]右图表示的是难溶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pH=3时溶液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Fe3+
B.若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可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
C.若分离溶液中的Fe3+和Cu2+,可调节溶液的pH在4左右
D.若在含有Cu2+和Ni2+的溶液中加入烧碱,Ni(OH)2优先沉淀
34.[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2届第一次联考]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 2.4 3.4 4.8 6.8 9.4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2v正(NH3¬)= v逆(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升高体系的温度,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将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2)已知:NH2COONH4+2H2O 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④计算25℃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 解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_____。
⑤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___________。
答案.(10分)(1)①BC; ② 。 ③不变。
(2)④0.05mol/L•min;(以上每空2分)
⑤标▲与标●的曲线相比,c(初始)小,(1分)但同一时间段△c大(即 大),说明升温加快反应。(1分)

35 [浙江省台州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考].(15分)(1)已知:在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C6H5ONa
pH 8.8 9.7 11.6 10.3 11.1 11.3
复分解反应存在这样一个规律:一种较强酸(或碱性较强的物质)可以自发地反应生成较弱酸(或碱性较弱的物质)。依照该规律,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 (填编号)。
A.CH3COOH+ Na2CO3=NaHCO3+CH3COONa
B.CH3COOH+NaCN=CH3COONa+HCN
C.CO2+H2O+2NaClO=Na2CO3+2HClO
D.CO2+H2O+2C6H5ONa=Na2CO3+2C6H5OH
(2)根据前述信息判断,浓度均为0.05mol•L-1的下列六种物质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
▲ (填编号);将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 ▲ (填编号)。
①C6H5OH ②CH3COOH ③HCN ④HClO ⑤H2SO4 ⑥HClO4
(3)根据前述信息,写出将过量的氯气通入到少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4)已知CuSO4 + H2S = CuS ↓+ H2SO4 反应成立,是否违反了上述复分解反应规律?你的判断是 ▲ (填“是”或“否”),原因是 ▲ 。(提示:室温下氢硫酸(H2S)K1=1×10-7,K2=1×10-13;CuS的Ksp=6.3×10-36)
`(5)标准状况下,向1L含NaOH、Ca(OH)2各0.1 mol的溶液中不断通入CO2至过量,请画出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随CO2通入体积(L)的变化趋势图。













答案:
(1)C D (2分) (2)⑤(2分);①(2分)
(3)2Cl2+CO32-+H2O=CO2↑+2Cl-+2HClO(3分)
(4)否(1分); 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向离子浓度减小方向进行,本反应能成立是由于生成的CuS极难溶于水。(2分)
(5)(3分)




















36、【浙江省台州市四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与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则:c(CH3COO-)<c(CH3COOH)
B.浓度均为0.1 mol•L-1的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
c(H+)=c(OH-) + c(NH3•H2O)
C.浓度均为0.1 mol•L-1的小苏打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来源:学+科+
c(Na+)+ c(H+)= c(CO32-)+ c(OH-) + c(HCO3-)
D.用pH=3的HCl溶液滴定10 mL pH=11的氨水,达到滴定终点用去盐酸的体积小于10 mL
37.[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有四种溶液分别含有下列微粒:①Fe2+ ②HSO3- ③CH2=C(NH2)-COOH ④C6H5O-,若分别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酸性KMnO4、浓盐酸或KOH固体,均能使微粒物质的量明显减少的是( C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8.[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某温度下,已知CH3COOH、HClO、H2CO3、H3PO4 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则0.1mol•L-1的下列各溶液pH最大的是( D )
表: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酸 电离常数
CH3COOH Ka=1.8×10-5
HClO Ka=3.0×10-8
H2CO3 Ka1=4.3×10-7,Ka2=5.6×10-11
H3PO4 Ka1=7.5×10-3,Ka2=6.2×10-8,Ka3=2.2×10-13
A.CH3COONa B.NaClO C.Na2CO3 D.Na3PO4
39. [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下列有关实验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把火柴头摘下浸泡水中,然后取少量浸泡液于试管中,滴入AgNO3和稀硝酸,以检验Cl-
B.用25.00 ml 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
C.水杨酸与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遇FeCl3溶液都能变紫色
D.纸上层析时,用毛细管蘸取试样在滤纸上点样要浓,斑点直径要尽可能大
40 [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取等体积、等浓度的两份NaOH溶液,把其中一份A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另一份B密封保存;用已知浓度的硫酸溶液中和上述两份溶液,若所消耗的硫酸溶液体积分别为VA和V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VA>VB B.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VAVB D.若用酚酞作指示剂,VA0、 S c(OH―)的溶液
45.[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已知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 Ag+ + Cl- ,现将足量的氯化银分别放入下列选项的溶液中,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银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D )
A.100mL蒸馏水中 B.50mL0.1mol•L-1的氯化镁溶液
C.150mL0.1mol•L-1的氯化钠溶液 D.50mL0.1mol•L-1的氯化铝溶液
46.[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某温度下向20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混合液的pH随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5mol•L-1
B.图中V1 > 20mL,且a点对应的溶液中:
c (Na+)+ c (H+) = c (OH-)+ c (CH3COO-)
C.图中V1 c (OH-)
47、[2012浙江省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NaHCO3溶液呈碱性。对于浓度均为0.1mol/L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液,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R表示S或C),其中正确的是、C
A.c(Na+)>c(HRO3-)>c(H+)>c(RO32-)>c(OH-)
B.c(Na+)+c(H+)=c(HRO3-)+c(RO32-)+c(OH-)
C.c(H+)+c(H2RO3)=c(RO32-)+c(OH-)
D.两溶液中c(Na+)、c(HRO3-)、c(RO32-)分别相等
48 [浙江省萧山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10月].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1)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6种溶液的pH值: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C6H5ONa
pH 8.8 9.7 11.6 10.3 11.1 11.3
复分解存在这样一个规律:一种较强酸与另一种较弱酸的盐可以自发地反应,生成较弱酸和较强酸的盐,如:2CH3COOH+Na2CO3 = 2CH3COONa+CO2↑+H2O 依照该规律,请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A.CO2+H2O +2NaClO = Na2CO3+2HClO B.CO2+H2O +NaClO = NaHCO3+HClO
C.CO2 +H2O +C6H5ONa NaHCO3+C6H5OH D.CO2 +H2O +2C6H5ONa Na2CO3+2C6H5OH
E.Na2CO3+C6H5OH NaHCO3+C6H5ONa F.CH3COOH+NaCN = CH3COONa+HCN
(2)一些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还遵循其它的规律。下列转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①工业上将石灰乳与纯碱溶液混合可制得苛性钠溶液
②侯氏制碱法中,向饱和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获得小苏打晶体。请根据上述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另一规律 。
根据这结论,现将Na2S和AgI固体混合搅拌,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4分)(1)A、D (2分)
(2)溶解度小物质的能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 (1分)
2AgI+S2-=Ag2S+2I- (1分)
49、[浙江余姚中学2012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醋酸溶液的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 ,则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
C. 盐酸的 , 盐酸的
D.常温下,若1mL 的盐酸与100mL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则 溶液的
50..[浙江省浙南、浙北部分学校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12月联考]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 三份溶液中的c(Na+):③>②>①
B.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
c(Na+)=2c(A2-)+c(HA-)+c(H2A)
C.右图中pH=7时:c(Na+)>c(CH3COO-) >c(OH-)=c(H+)
D.右图中a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c(OH-)=c(H+)+c(CH3COO-)+2c(CH3COOH)
51.[浙江省浙南、浙北部分学校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12月联考]下图表示的是难溶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3时溶液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Fe3+
B.若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可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
C.若分离溶液中的Fe3+和Cu2+,可调节溶液的pH在4左右
D.若在含有Cu2+和Ni2+的溶液中加入烧碱,Ni(OH)2优
先沉淀
52、【浙江严州中学2012届高三年级十月】在标准状况下,将aL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
① ω=
② C=
③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
④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1.5VmL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Cl-)>C(NH4+)>C(H+)>C(OH-)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2、【浙江严州中学2012届高三年级十月】(12分 )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1)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6种溶液的pH值: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C6H5ONa
pH 8.8 9.7 11.6 10.3 11.1 11.3
复分解存在这样一个规律:一种较强酸与另一种较弱酸的盐可以自发地反应,生成较弱酸和较强酸的盐,如: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若换个角度看,它同时揭示出另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较弱的物质。依照该 规律,请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______(填编号)。
A、CO2+H2O +2NaClO===Na2CO3+2HClO
B、CO2+H2O +NaClO===NaHCO3+HClO
C、CO2 +H2O +C6H5ONa NaHCO3+C6H5OH
D、CO2 +H2O +2C6H5ONa Na2CO3+2C6H5OH
E、Na2CO3+C6H5OH NaHCO3+C6H5ONa
F、CH3COOH+NaCN===CH3COONa+HCN
(2)根据前述信息判断,浓度均为0.05 mol/L的下列六种物质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______(填编号); pH最大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①C6H5OH ②CH3COOH ③HCN ④HClO ⑤H2SO4 ⑥HClO4
(3)一些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还遵循其它的规律。下列转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①蒸发KCl和NaNO3混合溶液,首先析出NaCl晶体
②侯氏制碱法中,向饱和食盐水先通入足量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可获得小苏打晶体
根据上述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另一规律:______________;
将KI溶液和AgCl固体混合搅拌,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
答案
(1)A、D (2分)
(2)⑤;(2分) ① (2分)
(3)复分解反应能够向生成更难溶(溶解度更小)物质的方向进行。(或其它合理答案) (2分)
白色固体变成黄色 (2分)
I-+AgCl=AgI+Cl- (2分)
53.【浙江诸暨中学2011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 进行下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的是:B
A.Fe3O4溶于适量的稀盐酸中
B. 向Mg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氢化钡溶液
C.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的AlCl3溶液
D.NaOH溶液与CH3COOH溶液反应后所得到的pH>7的溶液
54.[福建省新洲区补习中心2012届高三下学期3月]将浓度为0.2mol•L-1 NH4Cl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增大的是:C
A.c(H+) B.Kh(NH4Cl)(水解百分率)
C.c(NH3•H2O)/c(NH+4) D.c(NH+4)
55.[厦门市翔安一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N02是弱电解质的是( B )
①滴入酚酞,NaN02溶液显红色
②用HN0 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③等pH、等体积的盐酸和HN02溶液中和碱时,HNO2的中和碱能力强
④0.1 mol•L-1HN02溶液的 PH=2
⑤HN02与CaCO3反应放出CO2气体
⑥C(H+)=0.1 mol•L-1的HN02溶液稀释至1000倍,PH[H+]>[H2A]>[A2-]
C.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呈中性的溶液中:[Na+]=[CH3COO-]+[CH3COOH]
D.氨水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可能会出现[NH4+]>[OH-]>[Cl-]>[H+]
57.[厦门市翔安一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 (10分)含有弱酸HA和其钠盐NaA的混合溶液,在化学上用作缓冲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酸或碱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不大。
(1)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向其中加入少量K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现将0.04 mol•L-1HA溶液和0.02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缓冲溶液。
①若HA为HCN,该溶液显碱性,则溶液 中c( Na+)  c(CN-)(填“”),你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
②若HA为CH3COOH,该溶液显酸性。溶液中所有的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58.[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下期能力测试]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B
A.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 1×10-amol•L-1,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B.将0.2mol•L-1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c(OH-) + c(A-) = c(H+) + c(Na+)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c(Na+) = c(CO32-) + c(HCO3-) + c(H2CO3)
D.常温下NaHSO3溶液的pH<7,溶液中c(SO32-)<c(H2SO3)
59.(2012泉州一检)室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A.0.1mol•L-1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为10-13 mol•L-1
 B.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和pH=2的CH3COOH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pH c(CH3COO-)
63.[福建省宁德市2012年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检]常温下,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C )
A.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
B.0.1mol•L-1盐酸和0.1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
C.0.1mol•L-1氨水和0.1mol•L-1氯水铵溶液等体积混合
D.一定体积pH=5的稀硫酸加水稀释103倍
64.[福建省宁德市2012年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检]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B )
A.0.1 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后,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B.pH=7的NH4Cl和氨水混合溶液中,c(NH+4)=c(Cl—)
C.加热滴有酚酞的CH3COONa溶液,溶液颜色变浅
D.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HCO—3)>c(OH—)
65.[福建省龙岩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学期第八次月]室温下,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A.浓度均为0.1mol•L-1的小苏打溶液与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2c(CO32-)+c(OH-)+c(HCO3-)—c(H+)=0.1mol•L-1
B.浓度均为0.1mol•L-1的硫酸氢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c(SO42-)>c(Na+)>c(NH4+)>c(H+)>c(OH-)
C.pH=12的氨水与pH =2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c(Cl-)>c(NH4+)>c(OH-)>c(H+)
D.浓度均为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CH3COO-)>c(OH—)=c(H+)
66.[福建省龙岩市2011—2012学年高三教学质量检]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 )
A.NaHCO3溶液中,一定有c(Na+)=c(HCO3-)+c(CO32-)
B.1 mol•L-1HCN溶液与1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测得所得溶液显酸性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pH(NaCN)>pH(CH3COONa)
D.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67.[福建省龙岩市2011—2012学年高三教学质量检]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氯水中只存在一种电离平衡
B.向氯水中通入SO2,其漂白性增强
C.向饱和氯水中通入氯气,c(H+) /c(ClO一)减小
D.向氯水中加入NaOH至中性,溶液中c(Na+)=c(Cl一)+c(CIO一)
68.【福建省晋江市四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C )
A.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
B.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酸
C.向50mL18mol•L-1 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0.45mol
D.常温下,浓H2SO4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H2SO4不反应
69.【福建省晋江市四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C )
A.将水加热到120℃,pH=6:c(OH—) c(Na+)
C.0.lmoI•L-1的硫酸铵溶液中:c(NH+4)> c(SO2-4)> c(H+)
D.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c(OH—)= c(H+)
70.[2012届浙江省苍南中学高三]下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B.P 点时反应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C.曲线 a 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做本实验的指示剂
71、【浙江北仑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10分)2010年春,发生在滇、黔、桂、渝、川等省的严重旱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水是组成生命体的重要化学物质,有关水的反应有很多。
(1)水分子自身作用会生成阴、阳两种离子,其中阳离子的电子式是 。
(2)在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 mol•L-1的溶液中,①NH4+、Al3+、Br-、SO42-
② Na+、Mg2+、Cl-、NO3-③K+、Ba2+、Cl-、NO3- ④K+、Na+、HCO3-、SO42-四组离子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填序号,下同),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3)在下列反应中,水仅做氧化剂的是 (填字母,下同),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是 。
A.Cl2+H2O=HCl+HClO B.2Na2O2+2H2O=4NaOH+O2↑
C.CaH2+2H2O=Ca(OH)2+2H2↑ D.3Fe+4H2O Fe3O4+4H2
(4)“神舟七号”飞船上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
能和燃料电池,H2、O2和KOH的水溶液可形成
氢氧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
为 ,电极反应产生
的水经冷凝后可作为航天员的饮用水,当得
到1.8 L饮用水时,电池内转移的电子数约为 。
(5)右图是某品牌饮用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
请认真阅读标签内容后计算。
①该矿泉水中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最大值是 ;
②一瓶合格的这种矿泉水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能超过 mol。
答案(10分)(1) (2)③;①② (3)CD;AB (4)2H2+4OH--4e-=4H2O(2分),电子数1.206×1026(5)①2×10-4mol•L -1 ②1×10-4mol(其余每空1分)
72、【浙江北仑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常温时,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稀释pH= 10的氨水,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B.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CO3、②NH4Al(SO4)2、③(NH4)2Fe(SO4)2 三种溶液中c (NH4+):③>①>②
C.pH=11的NaOH和pH=11的氨水分别稀释100倍后的pH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D.分别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硫酸和醋酸,硫酸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多
73.【浙江2012年理科综合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0 ℃、101 kPa条件下,液态水的气化热为40.69 kJ•mol-1,则H2O(g) H2O(l) 的ΔH = 40.69 kJ•mol-1
B.已知MgCO3的Ksp = 6.82 × 10-6,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c(Mg2+) = c(CO32-),且c(Mg2+) • c(CO32-) = 6.82 × 10-6
C.已知:
共价键 C-C C=C C-H H-H
键能/ kJ•mol-1 348 610 413 436
则反应 的焓变为
ΔH = [(4×348+3×610+8×413)+3×436-(7×348+14×413)] kJ•mol-1
= -384 kJ•mol-1
D.常温下,在0.10 mol•L-1的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能使NH3•H2O的电离度降低,溶液的pH减小
74[台州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统练].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 00 mL 0.1000 mol/L 盐酸和20. 00 mL 0.1000 mol/L 醋酸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若以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
B.达到B、D状态时,两溶液中离 子浓度
均为c(Na+) = c(A—)
C.达到B、E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
D.当0 mLc(Na+)> c(H+) > c(OH—)
75.[上海市崇明中学201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已知HA、H2B为二种弱酸,HA的电离常数为KHA,H2B的电离常数为K1、K2,其大小依次是K1>KHA>K2,由此可以推测以下各反应中不
能进行的是 ( BC )
A.NaA+H2B NaHB+HA B.2NaA+H2B Na2B+2HA
C.NaHB+HA NaA+H2B D.Na2B+HA NaHB+NaA
76.[上海市崇明中学201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在含Na2CO3和NaHCO3各1 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5 mol下列物质,其中能使HCO3―的数目均减少,CO32―数目增加的是 ( CD )
A.浓盐酸 B.Na2SO4浓溶液
C.NaOH浓溶液 D.Ba(OH)2浓溶液

77.[上海市崇明中学201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 mL 0.6 mol/L NaOH溶液;②20 mL 0.5 mol/L H2SO4溶液;③30 mL 0.4 mol/L HCl溶液;④40 mL 0.3 mol/L CH3COOH溶液;⑤50 mL 0.2 mol/L蔗糖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 D)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⑤>④>③>②>①
78.【上海南汇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一次】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不一致的是 ( AC )

A.图①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Q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②表示25℃时,用0.1 mol•L—盐酸滴定20mL 0.1 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C.图③表示锌粒与过量稀盐酸反应时,V(H2)随时间的变化图
D.图④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 SO3(g)+Q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79.【上海南汇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一次】向100 mL 0.l mol•L—1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0.l mol•L-1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D )
A.a点的溶液呈中性
B.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l3++2SO2-4+2Ba2++3OH—→Al(OH)3↓+2BaSO4↓
C.c点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为200 mL
D.c点溶液呈碱性
80.【上海南汇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来源:学|科|网Z|X|X|K] 50mL盐酸 50mL盐酸 50mL盐酸
m(混合物) 9.2g 15.7g 27.6g
V(CO2)(标况) 2.24L 3.36L 3.36L
则下列分析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 AD )
A.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B.加入混合物9.2 g时盐酸过量
C.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1
D.15.7 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81、(7分) 【宁波市正始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
(1)已知:在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C6H5ONa
pH 8.8 9.7 11.6 10.3 11.1 11.3
依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 (填编号)。
A.CH3COOH + Na2CO3 = NaHCO3 + CH3COONa
B.CH3COOH + NaCN = CH3COONa + HCN
C.CO2+H2O + 2NaClO = Na2CO3 + 2HClO
D.CO2+H2O + 2C6H5ONa = Na2CO3 + 2C6H5OH
(2)根据前面描述的信息判断,浓度均为0.05mol•L-1的下列六种物质的溶液中,pH最小
的是 ▲ (填编号);将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 ▲ (填编号)。
①C6H5OH ②CH3COOH ③HCN ④HClO ⑤H2SO4 ⑥HClO4
(3)根据前述信息,写出将过量的氯气通入到少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答案、(1)C、D (2分) (2) ⑤ (1分) ;① (1分)
(3) (3分)
82、【宁波市正始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将0.1mol/L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从常温加热到80℃,(不计水的蒸发)溶液的pH不变的是【C 】
A.NaCl B.NaOH C.H2SO4 D.NH4Cl
83、【宁波市正始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将氨水滴加到盛有AgCl浊液的试管中,AgCl逐渐溶解,再加入NaBr溶液又产生了浅黄色沉淀。对上述过程,下列理解或解释中正确的是【 B】
A.Ksp(AgCl)<Ksp(AgBr)
B.若在AgCl浊液中直接加入NaBr溶液,也会产生浅黄色沉淀
C.上述实验说明AgCl没有NaBr稳定
D.因为Ksp(AgCl)>Ksp(AgOH),故氨水能使AgCl溶解
84、【宁波市正始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电离度是描述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物理量,电离度=(已电离的物质的量/原来的总物质的量)×100%。现取20 mL pH=3的CH3COOH溶液,加入0.2 mol•L-1的氨水,测得溶液导电性变化如下图,则加入氨水前CH3COOH的电离度为 【 D】

A.0.5% B.1.5% C.0.1% D.1%
85、【宁波市正始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经测定,某溶液中只含有NH4+、Cl-、H+、OH-四种离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
A.溶液中四种离子之间可能满足:c(Cl-)>c(H+)>c(NH4+)>c(OH-)
B.若溶液中的溶质是NH4Cl和NH3•H2O,则离子间可能满足:
c(NH4+)>c(Cl-)>c(OH-)>c(H+)
C.若溶液中四种离子满足:c(Cl-)>c(NH4+)>c(H+)>c(OH-),则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NH4Cl
D.若溶液中c(Cl-)= c(NH4+),则该溶液一 定呈中性
86.[宁波市2011年第二学期八校期初测试高三]在25℃时,将0.2molCH3COONa晶体和0.1molHCl气体同时溶解于同一烧杯的水中,制得1L溶液,若此溶液中c(CH3COO—)>c(Cl—),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D
A.该溶液的pH小于7 B.c(CH3COOH)+c(CH3COO—)=0.20mol•L—1
C.c(CH3COOH)c(OH—)
104.【福建省宁德市2012年普通高中毕业班】常温下,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C )
A.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
B.0.1mol•L-1盐酸和0.1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
C.0.1mol•L-1氨水和0.1mol•L-1氯水铵溶液等体积混合
D.一定体积pH=5的稀硫酸加水稀释103倍
105、【2012届上期中杭州地区高三七校联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中除Cu(OH)2外还有碱式硫酸铜【可表示为xCuSO4.yCu(OH)2】.为了加以验证,小组成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分别配置50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00mol/L的CuSO4溶液和NaOH溶液;
②准确量取10mL CuSO4溶液倒入50ml烧杯中
③向烧杯中匀速加入0.100 mol/L的NaOH溶液,并每加入1.00mlNaOH溶液用pH计测一次混合溶液的pH
④当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达到30ml时停止实验,并绘制出向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PH变化曲线。如右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置溶液时需要使用烧杯、 、 等玻璃仪器;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向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的仪器是 A. 胶头滴管 B.酸式滴定管 C.碱式滴定管 D.量筒
(2)V(NaOH)在2.00ml~15.00ml之间时,溶液中产生绿色沉淀,并不断增加,经检测此沉淀为碱式硫酸铜。当V(NaOH)为15.00ml时,溶液PH为6.32(已知蒸馏水的PH为6.32),则可求得x= y=
(3)V(NaOH)在17.00ml~20.00ml之间时,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并不断增加。已知V(NaOH)为20.00ml时,溶液PH为12.25,则此时沉淀中 (填“含”或“不含”)有碱式硫酸铜,请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105.[福建省龙岩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学]把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密闭保存,另一份敞口放置,几天后用相同浓度的盐酸去中和它们,至溶液中只有NaCl时,若第一份用去盐酸V1 mL,第二份用去盐酸V2 mL。则V1 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B )
A.V1 V2 D.不一定
106.[福建省龙岩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PH=2与PH=1的硝酸中c(H+)之比为 1:10
B.Na2CO3溶液中c(Na+)与c(CO32-)之比为2:1
C.0.2 mol•l-1与0.1 mol•l-1醋酸中c(H+)之比为2:1
D.NO2溶于水时,被氧化的n(NO2)与被还原的n(NO2)之比为3:1
107.[福建省龙岩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学]将3.72g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
A.3:2:1 B.4:2:1 C.1:1:1 D.2:1:1
108.[福建省龙岩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学]用下列溶质配制某混合溶液,已知溶液中〔K+〕=〔Cl-〕,1/2〔Na+〕=〔SO42-〕,则其溶质可能是( C )
A.KCl,NaHSO4 B.KCl,Na2SO4,NaCl
C.NaCl,KCl,K2SO4 D.KCl,K2SO4,Na2SO4

109.【福建省龙岩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 )
A.NaHCO3溶液中,一定有c(Na+)=c(HCO3-)+c(CO32-)
B.1 mol•L-1HCN溶液与1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测得所得溶液显酸性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pH(NaCN)>pH(CH3COONa)
D.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110.[福建龙海五中2012届高三综合]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 mol •L-1的硫化钠溶液中:c(OH-) = c(H+) + c(HS-) + c (H2S)
B.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Na+) > c(CH3COO-) > c(H+) > c(OH-)
C.在NaHCO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中:
c(Na+) > c(CO32-) > c(OH-) > c(HCO3-) > c(H+)
D.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HCN) + c(CN-) = c(Na+)
111.[2012年厦门6中高考二轮复习综合训练]25℃时,向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生成黑色沉淀。已知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如下:
物质 AgCl AgI Ag2S
颜色 白 黄 黑
Ksp(25℃) 1.8×10-10 8.3×10-17 5.3×10-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难溶电解质不再溶解
B.25℃时,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相同
C.若先加入足量Na2S溶液,再加入KI溶液,则无黄色沉淀产生
D.25℃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不同
112.[福州三中2012学年度高三9月]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H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B )
A.Ba(OH)2、Na2SO3、FeCl3、KCl B.Na2SiO3、Na2SO3、KNO3、NH4Cl
C.NH3•H2O、H3PO4、Na2SO4、H2SO4 D.NaHCO3、C6H5COOH、C2H5OH、HCl
113.[福州三中2012学年度高三9月]已知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正确的是 ( B )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时,Mg(OH)2(s)在20mL 0.01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 0.01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为MgF2
114.[福州三中2012学年度高三9月]25℃时,浓度均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C )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C.c(OH-)前者大于后者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2-)均增大
115.[福州三中2012学年度高三9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0.1 mol/L C6H5ONa(苯酚钠)溶液中:c(Na+)>c(C6H5O-)>c(H+)>c(OH-)
B.Na2CO3溶液加入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减小
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
D.在Ma2S溶液中加入AgCl(s),溶液中c(S2-)下降

116.[福州三中2012学年度高三9月]用0.10mol•L-1的盐酸滴定0.10 mol•L-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C )
A.c(NH4+)>c(Cl-),c(OH-)>c(H+) B.c(NH4+)=c(Cl-),c(OH-)=c(H+)
C.c(Cl-)>c(NH4+),c(OH-)>c(H+) D.c(Cl-)>c(NH4+),c(H+)>c(OH-)
117.[福州三中2012学年度高三9月]向体积为Va的0.05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b的0.05mol•L-1KOH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C )
A.Va>Vb时:c(CH3COOH)+c(CH3COO-)>c(K+)
B.Va=Vb时:c(CH3COOH)+c(H+)=c(OH-)
C.Vac(K+)>c(OH-)>c(H+)
D.Va与Vb任意比时:c(K+)+c(H+)=c(OH-)+c(CH3COO-)
118.[福州三中2012学年度高三9月]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
化学式 电离常数
HClO K1=3×10-8
H2CO3 K11=4.3×10-7
K12=5.6×10-11
A.c(HCO3-)>c(ClO-)>c(OH-)
B.cClO-)>c(HCO3-)>c(H+)
C.c(HClO)+c(ClO-)=c(HCO3-)+c(H2CO3)
D.c(Na+)+c(H+)=c(HCO3-)+c(ClO-)+c(OH-)

119.[福州三中2012学年度高三9月]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 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 减小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120.[福州三中2012学年度高三9月]已知室温时,0.1mol/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
A.该溶液的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
121.[福州三中2012学年度高三9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A )
A.NH4++H2O NH3•H2O+H+ B.NH3+H2O NH3•H2O
C.HCO3-+H2O H3O++CO32- D.Cl2+H2O H++Cl-+HClO
122.[三明二中高三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硫酸是强酸,溶于水时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B.常温下,将0.1 mol•L-1NaOH溶液与0.06 mol•L-1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3
C.c(H+)=c(OH-)=10-6 mol•L-1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NaHS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Na++HS-,HS-+H2O=H3O++S2-
123. [三明二中高三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阶段]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1 mol•L-1)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D )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pH试纸显示白醋的pH为2~3
124. [三明二中高三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阶段]不能鉴别AgNO3 、BaCl2 、K2SO3 和Mg(NO3)2 四种溶液(不考虑他们之间的相互反应)的试剂是( D )
A. 盐酸、硫酸 B.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C. 氨水、硫酸 D. 氨水、氢氧化钠溶液

125.[2012年石光华侨联中高中毕业班第一次].下列叙述合理的是(以下操作均在25℃时进行)D
A.将pH = 4的盐酸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B.0.2 mol•L-1盐酸与等体积0.05 mol•L-1 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pH为1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不相同
D.使用广泛pH试纸测量CH3COONa溶液的pH=9.6
126.【2012届浙江省苍南中学高三理科综合能力选拔】下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B.P 点时反应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C.曲线 a 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做本实验的指示剂

127.[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浙南、浙北部分学校12月联考]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 三份溶液中的c(Na+):③>②>①
B.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
c(Na+)=2c(A2-)+c(HA-)+c(H2A)
C.右图中pH=7时:c(Na+)>c(CH3COO-) >c(OH-)=c(H+)
D.右图中a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c(OH-)=c(H+)+c(CH3COO-)+2c(CH3COOH)
128.[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浙南、浙北部分学校12月联考]下图表示的是难溶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3时溶液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Fe3+
B.若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可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
C.若分离溶液中的Fe3+和Cu2+,可调节溶液的pH在4左右
D.若在含有Cu2+和Ni2+的溶液中加入烧碱,Ni(OH)2优
先沉淀
129 [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浙南、浙北部分学校12月联考].已知Ag2SO4的Ksp为2.0×10-5,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 该过程中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 mol/L)。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 0.020 mol/L 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130.([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浙南、浙北部分学校12月联考]12分)污水处理分析时,常用双硫腙(H2Dz,二元弱酸)把金属离子络合成电中性的物质,再用CCl4萃取络合物,从而把金属离子从水溶液中完全分离出来。如用双硫腙(H2Dz)~CCl4分离污水中的Cu2+时,先发生络合反应:
Cu2++2 H2Dz Cu(HDz)2+2H+,
再加入CCl4,Cu(HDz)2就很容易被萃取到CCl4中。
(1)写出双硫腙和Fe3+络合的离子方程式: 。萃取过程中要控制适宜的酸度。如果溶液的pH过大,其后果是 。
下图是用双硫腙(H2Dz)~CCl4络合萃取某些金属离子的酸度曲线。它反映了萃取某些金属离子时适宜的pH范围。E%表示某种金属离子以络合物形式被萃取分离的百分率。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Hg2+、Bi3+、Zn2+,用双硫腙(H2Dz)~CCl4络合萃取法处理废水。
请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2)欲完全将废水中的Hg2+分离出来,须控制溶液pH=
(3)当调节pH=2时,铋(Bi)的存在形式有: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4)萃取到CCl4中的Zn(HDz)2分液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振荡后,锌又转到水溶液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Fe3++3H2Dz Fe(HDz)3+3H+ 。Fe3+ 会形成Fe(OH)3¬沉淀
(2)1 (3)Bi3+ Bi(HDz)3 ; 2: 3 (4)Zn(HDz)2 + 6OH- = Zn(OH)4- + 2Dz2- + 2H2O
131.【2012杭州学军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常温时,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稀释pH= 10的氨水,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B.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CO3、②NH4Al(SO4)2、③(NH4)2Fe(SO4)2 三种溶液中c (NH4+):③>①>②
C.pH=11的NaOH和pH=11的氨水分别稀释100倍后的pH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D.分别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硫酸和醋酸,硫酸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 量多
132.【2012杭州学军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常温时,Ksp[Mg(OH)2] = 1.1×10-11,Ksp(AgCl) = 1.8×10-10,Ksp(Ag2CrO4) = 1.9×10-12 Ksp(CH3COOAg) = 2.3×10-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A.浓度均为0.2 mol•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一定产生CH3COOAg沉淀
B.将0.001 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0.001 mol•L-1的KCl和0.001 mol•L-1的K2CrO4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
C.c(Mg2+)为0.11 mol•L-1的溶液中要产生Mg(OH)2沉淀,溶液的pH要控制在9以上
D.在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Ksp(AgCl)不变

133.【2012杭州学军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已知在t℃,某Ba(OH)2稀溶液中,c(H+) = 10-a mol•L-1、c(OH-) = 10-b mol•L-1,且a+b=16。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 = c的盐酸,t℃下测得混合液的pH如下图所示
序号 Ba(OH)2溶液体积/mL 盐酸体积/mL 混合液pH
1 22.00 0 10
2 22.00 18.00 9
3 22.00 22.00 8
假设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 【 D】
A、3 B、4 C、5 D、6
134.【2012杭州学军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常温时,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C 】
A.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若a>7时,则该溶液pH一定为
14-a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3c(Na+)=2c(CO32-)+2c(HCO3-)+2c(H2CO3)
C.将0.2 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OH-)+c(A-)=2c(H+)+c(H A)
D.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等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R2-)+c(HR-)>c(Na+)
135.[浙江省龙游中学2012高三化学周练]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微热的65%的HNO3溶液;98.3%的H2SO4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分别是 ( D  )
A.白、红、白  B.红、黑、红 C.红、红、红  D.白、黑、白
136.[浙江省龙游中学2012高三化学周练]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2:1的是 ( C )
A.相同温度下,0.2mol/L的醋酸与0.1mol/L的醋酸中的H+浓度
B.在密闭容器中,N2+3H2 2NH3已达平衡时c(NH3)与c(N2)
C.在反应2FeCl3+Fe=3FeCl2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
D.液面均在“0”刻度时,50mL碱式滴定管和25mL碱式滴定管所盛溶液的体积
137.[浙江省龙游中学2012高三化学周练]25℃,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5mol/L,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B )
A.该溶液可能是酸或碱溶液
B.该溶液是盐溶液
C.该溶液中c(OH-)=10-5 mol/L
D.该溶液与pH=9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可能呈中性
138.[浙江省龙游中学2012高三化学周练]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2O2固体,不会出现浑浊现象的是( C )
A.饱和溶液Na2CO3溶液 B.Ca(HCO3)2稀溶液
C.Na2SO3稀溶液 D.饱和CaCl2溶液
139.[浙江省龙游中学2012高三化学周练]要证明某种盐的水解反应是吸热的,有四位同学设计实验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D )
A.甲同学:通过实验发现相同浓度的热的纯碱溶液比冷的纯碱溶液去污效果好,说明碳酸钠水解是吸热的
B.乙同学:加热混有Fe3+的KNO3溶液能使Fe3+沉淀为Fe(OH)3,从而将Fe3+除去,说明含Fe3+的盐水解是吸热的
C.丙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不考虑水蒸发)后若红色加深,说明醋酸钠水解是吸热的
D.丁同学:将硝酸钠晶体溶于水,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钠水解是吸热的
140.[浙江省龙游中学2012高三化学周练]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在40℃而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 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B )
A.硫酸铜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Cu2+中的数目
141.[浙江省龙游中学2012高三化学周练]将一元酸HA溶液与一元碱BOH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所得溶液呈酸性,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
A.若混合前酸、碱pH之和等于14,则HA肯定是弱酸
B.若混合前酸、碱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HA肯定是弱酸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混合溶液>纯水>BOH溶液
D.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满足:c(B+)>c(A-)>c(H+)>c(OH-)
142.[2012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某温度下,满足下列条件的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 D )
A.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B.含有H+的溶液
C.pHc( OH―)的溶液
143.[2012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已知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 Ag+ + Cl- ,现将足量的氯化银分别放入下列选项的溶液中,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银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D )
A.100mL蒸馏水中 B.50mL0.1mol•L-1的氯化镁溶液
C.150mL0.1mol•L-1的氯化钠溶液 D.50mL0.1mol•L-1的氯化铝溶液
144.[2012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某温度下向20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混合液的pH随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5mol•L-1
B.图中V1 > 20mL,且a点对应的溶液中:
c (Na+)+ c (H+) = c (OH-)+ c (CH3COO-)
C.图中V1 c (OH-)
145.【2012届上海十三校高三联考】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对于该溶液,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该温度高于25℃ B.水电离出来的c(H+)=1×10-10mol•L-1
C.c(H+)=c(OH-)+c(SO42-)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
146.【2012届上海十三校高三联考】常温下,分别往pH=l的酸和pH=14的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放出H2的量前者多,原因可能是( B )
A.酸是多元强酸,酸、碱溶液体积相同 B.酸是一元弱酸,酸、碱溶液体积相同
C.酸是硝酸,其体积比碱溶液大 D.酸是强酸,其浓度比碱溶液大
147.【2012届上海十三校高三联考】一定温度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当通入的Cl2体积为V1时达到饱和,溶液中c(H+)变化如下图中曲线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
A.将饱和氯水加水稀释,溶液中c(H+)变化如曲线b
B.将饱和氯水升高温度,溶液中c(H+)变化如曲线c
C.在饱和氯水中加入NaOH使pH=7,所得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
c(Na+)=c(Cl-)+c(ClO-)
D.在饱和氯水中加入NaOH使pH>7,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下列关系:
c(Na+)> c(Cl-) > c(ClO-)> c(OH-)> c(H+)


首页|分类|客服
中学化学资料网 版权所有
北京时间:13: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