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4年4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2.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二氯甲烷(分子式为CH2C12)就是其中一种。下面是关于二氯甲烷的几种说法: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它是由氯气(分子式为C12)和甲烷组成的混合物,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①③ B.② C.②③ D.③
3.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的第二步是 ( )
A.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B.实验和观察
C.解释及结论 D.预测物质的性质
4.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
A.水银、干冰、硫酸、烧碱、氯化钠 B.碘酒、冰、盐酸、烧碱、食盐
C.氢气、二氧化硫、硝酸、纯碱、胆矾 D.铜、氧化铜、醋酸、石灰水、氯化铜
5.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升高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