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资料网

欢迎您,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访问PC网站

《第一节 原子结构》全套导学案及配套课件(3课时)


发布时间:2011/10/10
资料类型:PPT课件
文件大小:5281.33KB
来  源:原创
作  者:zdj
教材版本:人教版(新课标)
适用学校:不限
下载条件:3点


按照课时系统编写,有实用性。
第一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解读
内容解读 能力解读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1、复习和延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将学生对原有知识加以升华,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2、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 2、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相关知识回顾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构成
(2)两个重要结论
①电荷关系:
②质量关系: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
(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 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 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 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
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 (通过阅读课本与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1、原子的诞生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 、少量的 以及极少量的锂。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首页|分类|客服
中学化学资料网 版权所有
北京时间:20: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