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强化记忆要点
一、初中重要、常见物质颜色记忆应熟练
(1)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四氧化三铁——Fe3O4、二氧化锰——MnO2
(2)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FeSO4或氯化亚铁溶液——FeCl2;
(3)黄色溶液:氯化铁溶液——FeCl3、硫酸铁溶液——Fe2(SO4)3
(4) 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CuSO4、氯化铜溶液——CuCl2、硝酸铜溶液——Cu(NO3)2
(5)蓝色沉淀——氢氧化铜——Cu(OH)2
(6)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4Fe(OH)3(灰白色)+O2+H2O===4Fe(OH)3
(7)白色沉淀: BaSO4 AgCl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HNO3)
BaCO3 CaCO3 Mg(OH)2不溶于水,但溶于酸
二、重要物质的名称、俗名要记清,不能混淆
(1)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
(说明:石灰水中的溶质是Ca(OH)2,石灰浆、石灰乳中也有Ca(OH)2)
(2)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属于碱
(3)纯碱、苏打——碳酸钠——属于盐、小苏打——碳酸氢钠
(4)生石灰——氧化钙——CaO——碱性氧化物(可做干燥剂)
(5)盐酸——氢氯酸——HCl——无氧酸
(6)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盐
(通过无水CuSO4由白色变为蓝色,可以证明中有水,CuSO4 + 5H2O===CuSO4•5H2O)
(7)酒精——乙醇——(可用于作燃料、消毒)C2H5OH + 3O2===2CO2+ 3H2O
(8)木醇——甲醇——CH3OH(工业酒精中含有的一种成分,有毒)
(9)醋酸——乙酸——CH3COOH
(10)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 + 2O2===CO2+ 2H2O
三、重要反应及现象要作到准确、简明表达
(1)铁片放入稀盐酸(稀硫酸):铁表面产生大量的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2)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铁表面出现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3)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铜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4)把碳粉和氧化铜放入稀硫酸中:黑色固体部分消失,溶液变为蓝色。
(5)氨碱法制纯碱(侯氏制碱法):
NH3+NaCl+CO2+H2O ==== NaHCO3↓+NH4Cl、2NaHCO3 ==== Na2CO3↑+CO2+H2O
(6)工业生产玻璃: 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CaCO3+SiO2高温CaSiO3+CO2↑
(7)酸雨的形成:
SO2+H2O====H2SO3、H2SO3+O2====H2SO4、2NO+O2====2NO2、3NO2+H2O====2HNO3+NO
(8)工业炼铁原理: 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工业炼钢(百炼成钢)原理:C+ O2=== CO2
(9)用石灰石、水、纯碱来制取氢氧化钠的过程:
CaCO3 高温 CaO + CO2↑ CaO + H2O===Ca(OH)2 Ca(OH)2 + Na2CO3===CaCO3↓+ 2NaOH
(10)向盐酸和CaCl2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先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11)把铁加入H2SO4和CuSO4溶液中,过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滤液中一定有FeSO4,可能有CuSO4 或H2SO4。
四、典型混合物、纯净物要记窂
(1)纯净物:冰水混合物、胆矾、碳酸钠晶体、水银等
(2)混合物:如:自然界中的矿石——石灰石、铁矿石等;资源——空气、海水、煤、石油、天然气等;溶液——碘酒、饮料、石灰水等;合金——生铁、钢(含碳量多少)、青铜(铜锡)、黄铜(铜锌)等。
五、核心概念要做到概念清、是非明,运用自如
(1) ①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③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常见的气体单质、共价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原子:常见金属、固态非金属单质由原子构成,如铁由铁原子构成、碳由碳原子构成。
离子: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如: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3)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
(4)①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铁、氧气等。
②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氧化钠、二氧化碳等
(5)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_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六、除杂、提纯原则记窂,套路要熟——选择除杂试剂的原则是不加、不减
(一)物理方法:
①利用溶解度,如KNO3(NaCl):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②利用溶解性,可溶(不溶),如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二)化学方法: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或沉淀,如:
NaOH(Na2CO3):溶解——加适量的石灰水——过滤——蒸发;
HCl(H2¬SO4):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NaCl(Na2CO3):溶解---加适量的盐酸溶液——过滤——蒸发
二氧化碳中有一氧化碳(不能用点燃法),通常通过灼热氧化铜
一氧化碳中有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
七、熟练记忆酸、碱、盐溶解性,并灵活应用
1、酸都可溶,盐酸和硝酸具有挥发性,碳酸易分解;
2、碱中钾、钠、铵、钡、钙可溶,其他不溶
3、盐的溶解性: 钠盐、钾盐、硝酸盐、铵盐都易溶于水;
盐酸盐中除氯化银不溶外其余都溶;
硫酸盐中硫酸钡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其余都溶;
碳酸盐除钾、钠、铵外一般不溶。
(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物质有AgCl、BaSO4、KNO3、NaNO3)
八、化学常识要重视
(1)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的物质是:H2(气体单质)、CO(气体化合物)、C(固体单质);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N,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O、Si、Al、Fe,人体内含量前五位的是O、C、H、N、Ca,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水,最多的盐是NaCl,海水中的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天然气、瓦斯、沼气的主要成份);
(4)大气污染物:粉尘、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5)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是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磷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木炭、石蜡、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6)有白雾的是:浓盐酸、浓硝酸在空气中能形成白雾;
(7)晶体:有的含有结晶水、也有的不含结晶水,如硫酸铜晶体为CuSO4•5H2O,氯化钠晶体不含有结晶水。—— CuSO4•5H2O、Na2CO3•10H2O都是纯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