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范围: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三、选修四、选修五。
2011年高三化学考前课本知识回顾,本资料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小结,适合高三学生考前回归课本复习基础知识。
专题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
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氧化剂是指 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 ,发生 反应的物质.
(2)还原剂是指 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 ,发生 反应的物质。
(3)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 ,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为:
注意:有 参加的化合反应和
有 生成的分解反应
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如 等
②含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 等
③某些高价金属阳离子,如 等
④过氧化物,如 等
(2)常见的还原剂
①活泼金属单质,如 等
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等
③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 等
4、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双线桥:KClO3 +6 HCl(浓)= KCl + 3Cl2↑+3H2O
(2) 单线桥:H2S + H2SO4(浓)=S↓ + SO2↑ + 2H2O
4、趣味实验(蓝瓶子实验):
将4 g葡萄糖和4g NaOH加入一透明塑料瓶,再加150mL水和2~3滴亚甲基蓝试液(一种蓝色的氧化还原指示剂),加盖振荡后溶液为 色,静置后溶液变为 色,再振荡又变为 色,静置后又为 色,试解释实验原理。
专题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
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氧化剂是指 得 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 反应的物质.
(2)还原剂是指失 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 升高 ,发生氧化 反应的物质。
(3)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 化合价的变化 ,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电子的转移 。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为:
注意:有单质 参加的化合反应和
有单质 生成的分解反应
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如 Cl2 F2 O2 等
②含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 KMnO4 MnO2 等
③某些高价金属阳离子,如 Fe3+ 等
④过氧化物,如 H2O2 Na2O2 等
(2)常见的还原剂
①活泼金属单质,如 Na Mg Al 等
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C Si S 等
③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 如H2S FeCl2 等
4、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双线桥:KClO3 +6 HCl(浓)= KCl + 3Cl2↑+3H2O
(2) 单线桥:H2S + H2SO4(浓)=S↓ + SO2↑ + 2H2O
4、趣味实验(蓝瓶子实验):
将4 g葡萄糖和4g NaOH加入一透明塑料瓶,再加150mL水和2~3滴亚甲基蓝试液(一种蓝色的氧化还原指示剂),加盖振荡后溶液为 蓝 色,静置后溶液变为 无色,再振荡又变为 蓝色,静置后又为 无 色,试解释实验原理。
答:亚甲基蓝和葡萄糖反应后,亚甲基蓝试液被还原为无色物质,振荡后,无色物质又被氧化为亚甲基蓝,反应反复进行,直到氧气消耗完为止。
专题二 离子反应基础知识
一、电解质
1、电解质是指 ,
例如:
非电解质是指
例如: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比较
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代表物质
在水溶液中的粒子
电离程度
电离方程式 NaHCO3
NaHSO4
H2SO3
CH3COOH
二、离子反应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离子反应的实质: .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离子反应方程式及书写
1、定义:
2、意义:不仅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CuCl2+NaOH B、HNO3+Mg(OH)2
C、HCl+Ba(OH)2 D、H2SO4+Ba(OH)2
3、书写步骤:
①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拆:把________________拆写成离子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仍用化学式表示;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元素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否相等。
4、碳酸根离子的检验需用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化学原理(碳酸盐以碳酸钠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二 离子反应基础知识
一、电解质
1、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例如: NaCl 、 NaOH 、 KNO3
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例如: 蔗糖 、酒精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比较
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代表物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弱酸、弱碱、水
在水溶液中的粒子 水合离子 电解质分子和水合离子
电离程度 全部电离 部分电离
电离方程式 NaHCO3=Na++HCO3-
NaHSO4= Na++H++SO42- H2SO3 H++HSO3-
CH3COOH CH3COO-+H+
二、离子反应
1、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1、离子反应的实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质、难电离的物质、挥发性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三、离子反应方程式及书写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意义:不仅可以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 ,而且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
练习: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BC )
A、CuCl2+NaOH B、HNO3+Mg(OH)2
C、HCl+Ba(OH)2 D、H2SO4+Ba(OH)2
3、书写步骤:
①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拆写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气体、单质、氧化物等 仍用化学式表示;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元素的原子个数 和电荷总数 是否相等。
4、碳酸根离子的检验需用的试剂有 盐酸 和 澄清石灰水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化学原理(碳酸盐以碳酸钠为例): CO32-+2H+=H2O+CO2↑
CO2+Ca2++2OH- =CaCO3↓+H2O
专题三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基础知识
一、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常见吸热反应: ,
常见放热反应: 。
二、反应热
1、 定义:
2、 符号: 常用单位:
3、 可直接测量:量热计。
4、 反应类型的判断
当ΔH为“-”或ΔH <0时,为 反应。
当ΔH为“+”或ΔH >0时,为 反应
5、燃烧热的定义
6、中和热的定义
7、中和热的测定:
①要想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②为什么实验时碱溶液要稍微过量?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练习]
① 含NaOH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28. 7KJ的热量
②1.00g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55.6KJ的热量
3、注意:(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因ΔH的数值随两者变化。 一般为101Kpa25℃。要注明ΔH “+”与“-”。
(2)要注明物质状态。
(3)ΔH数值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有关。
四、盖斯定律
△H1=△H2+△H3+△H4
应用:计算无法直接实验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
专题三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基础知识答案
二、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常见吸热反应: 水解反应 绝大数的分解 电离 ,
常见放热反应:酸碱中和 活泼金属和酸 燃料燃烧。
二、反应热
1、 定义: 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符号:ΔH 常用单位:KJ/mol
3、 可直接测量:量热计。
4、 反应类型的判断
当ΔH为“-”或ΔH <0时,为放热反应。
当ΔH为“+”或ΔH >0时,为吸热反应
5、燃烧热的定义
在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6、中和热的定义
在稀溶液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
7、中和热的测定:
①要想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保温效果要好 盐酸和NaOH的浓度要准确 温度计要精确
②为什么实验时碱溶液要稍微过量?
保证盐酸要反应完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练习]
② 含NaOH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28. 7KJ的热量
NaOH(aq)+ HCl(aq)=== NaCl(aq)+ H2O(l); ΔH= –57.4 KJ/mol
②1.00g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55.6KJ的热量
CH4(g)+ 2O2(g)=== CO2(g)+ 2H2O(l); ΔH= –889.6KJ/mol
3、注意:(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因ΔH的数值随两者变化。 一般为101Kpa25℃。要注明ΔH “+”与“-”。
(2)要注明物质状态。
(3)ΔH数值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有关。
四、盖斯定律
△H1=△H2+△H3+△H4
应用:计算无法直接实验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