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单元) § 一 (节)本学期第 课时教案
年 月 日
主备人:陈宝凤 党建宏
课题: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主讲人:
授课时数: 3 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第 周
本节知识网络: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化学键与能量之间的密切联系,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图表表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实验、阅读图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性课题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 教具:
教材分析和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课程资源引用
【导入新课】能源危机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发展的瓶颈,今天我们以化学的眼光来研究能源。
[学与问]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的燃烧所产生的热能从何而来?与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石灰石经高温煅烧生成生石灰,高温提供的热能在分解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复习] 1. 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2. 键能:拆开1 mol某键所需的能量叫键能。单位:kJ/mol。
[讲述]化学键的形成蕴涵着能量变化,在进行反应时化学键要断裂,吸收能量,反应后形成新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反应前反应物能量与反应后生成物能量不相等。
【讨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汽时的能量变化过程
【分析】 1mol H2中含有1molH-H,在250C 101kPa条件下,由H原子形成1molH-H要放出436kJ的能量,而断开1molH-H重新变为H原子要吸收436kJ的能量。
【总结】在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分子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过程中,各原子的内部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原子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分子的化学键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在生成物分子中形成新的化学键。实验证明,破坏旧的化学键时,需要从环境吸收能量来破坏原子间的相互吸引;在形成新的化学键时,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吸引而对外释放能量。化学反应热就来源于旧化学键的破坏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所发生的能量变化。
[板书]1、化学键的断裂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强调] 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它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式,或者从一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但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值是保持不变的(这叫能量守衡或转化定律)。化学反应过程遵循能量守衡定律。
[小结]:
1.化学反应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和反应物总能量不同。
2.反应中要遵循能量守恒。
3.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能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和吸热。如果二者能量比较接近,则放热和吸热不明显。
【讨论】1.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的?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本身所具有的能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分别如何?
【讲述】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板书]2、 ∑E(反应物)>∑E(生成物)——放出能量
∑E(反应物)<∑E(生成物)——吸收能量
[板书]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讲述] 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吸放热与能量关系】
放热反应:放出热的化学反应
[板书] 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的化学反应
【问题】那么,化学反应为什么有些是放热反应,有些是吸热反应呢?
【板书】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的改变,有的对外释放能量,有的从外界吸收能量。如果新化学键的形成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该反应就是放热反应;如果新化学键的形成所释放的能量小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该反应就是吸热反应;
【媒体显示——概括整合】
[讨论]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而有的化学反应却需要吸收热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