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在高考中的地位
纵观近几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有机化学以其命题新颖灵活,与生产生活密切而成为高考必考内容。高考有机化学试题一般为两个题目,一个选择题,一个大题,总分21分左右,且占化学单科总分20%左右。有机化学是高考化学重点考查的内容。
一说高考《有机化学》怎么考?
高考要求:
1.考纲要求(附录一)
2.近三年高考有机化学试题(附录二)
3.近三年来高考理综有机化学试题统计和分析
年份 主要考点分布 题号 分值 权重
2007
全国I卷 由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含量推断碳原子数,推断书写化学名称、化学方程式(酯化、加成或加聚、有机物用途)、分子式、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数目及结构简式(限定条件)、化学反应类型(酯化) 12
29 6
15 19.44%
2007
全国II卷 通式推导烃分子式,乙炔制取实验,通过推断书写分子式、结构简式、反应类型(酯化或消去)、同分异构体 12
29 6
15 19.44%
2008
全国I卷 同分异构体的慨念,推断书写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酯的水解)、同分异构体数目及结构简式(限定条件) 8
29 6
16 20.38%
2008
全国II卷 丙烷的性质,推断书写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卤代烃的水解)、同分异构体书写 6
29 6
17 21.29%
2009
全国I卷 有机物计算,由结构推断性质、推断计算书写分子式、卤代烃的命名、推导书写分子式、结构简式、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酯化)、同分异构体 9
12
30 6
6
15 25%
2009
全国II卷 由结构推断性质,通过计算推断书写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酯的水解)、同分异构体 12
30 6
15 19.44%
通过对考纲和近三年高考理综有机化学试题统计和分析,有机化学部分高考要求为:
知识要求:
(1)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分类和命名;
(2)官能团性质及其相互转化;
(3)同分异构体的识别、判断和书写;
(4)有机物的制备、鉴别、分离等基础实验;
(5)有机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的判断;
(6)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7)键线式的识别,以及现代物理方法的应用;
(8)高分子和单体的互定;
(9)由官能团联系糖类、油脂、蛋白质等
(10)有机物计算。
能力要求:
以有机化学为载体考查学生观察、理解、判断、推理、分析、迁移和计算能力。
命题趋向:
1.试题分布保持稳定
根据近年来命题情况来看,有机化学在高考理综试卷中仍保持稳定,第I卷中的选择题1题的可能性较大,且以有机物的性质判断和简单的有机计算为重点。第II卷综合题为一题15分左右,以有机物的相互转化推断为重点。
2.试题难度保持稳定
有机化学试题的综合性较强,难度不会太大。
3.试题呈现方式保持稳定
(1)试题提供一种新的物质,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往往是多官能团的复合体,以考查官能团的性质以及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知识等。
(2)以新药品新材料的合成为情景,引入一些新信息,根据有机物的衍变关系确定分子式,分析反应类型,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等,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试题给出部分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或者部分数据,推导有机物的分子式和结构式等。
(4)也可能有无机与有机简单的联合试题。
(5)应注意有机化学实验的考查。
二说一轮复习后学生《有机化学》掌握的怎么样?
学生情况分析:
应该说通过一轮复习学生的答题能力有很大提高,但通过市期末调考和三月份质量检测学生答题情况以及普高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轮复习后有机化学部分学生还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点零乱、存在遗忘或混淆 ,未能有效地建立知识网络;
2.审题能力差,信息获取能力弱,有机合成与推断的解题能力差,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3.解题的技巧掌握不到位,答题的速度和质量不高,导致题目不能做完;
4.各类化学用语的书写不规范,如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几个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5.有机实验和计算是学生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