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范围:
2009届上海、浙江和江苏各地名校高三化学模拟试题精选分类汇编之:(探究实验15套).rar包括:上海三套(探究实验1),(探究实验2),(探究实验3);江苏10套,(探究实验1),(探究实验2),(探究实验3),(探究实验4),(探究实验5),(探究实验6)(探究实验7),(探究实验8),(探究实验9),(探究实验10);浙江两套(探究实验1)(探究实验2),试题精选实验探究,有答案有来源。WORD版。
3、【上海09闸北区高三年级化学学科期末练习卷(2009.1)】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室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100 g水,溶于水得无色溶液,较多苯酚与水混合可得到乳浊液。温度高于70℃,能与水互溶。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比较苯酚和碳酸酸性的强弱或苯酚和HCO3-酸性的强弱。甲、乙两同学提出如下假设:
实验假设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
甲同学 酸性:
H2CO3>C6H5OH 取少量苯酚放在试管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得到澄清溶液,冷却到室温,再通入一段时间CO2,冷却到室温,观察现象,未出现浑浊 通入CO2,未见浑浊,说明CO2不能与C6H5ONa反应,则假设错误
乙同学 酸性:
C6H5OH>HCO3- 方案一:在苯酚乳浊液中,加一定量的Na2CO3固体,观察到Na2CO3固体溶解,苯酚乳浊液变清,无气泡生成。放置冷却,再观察。混合物仍然澄清。
方案二:在苯酚乳浊液中,加一定量的饱和Na2CO3溶液,观察到乳浊液变清,无气泡生成 方案一结论:假设正确
方案二结论:假设正确
(1)你认为甲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甲设计的实验中通入CO2未出现浑浊的可能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乙同学方案一实验中,放置冷却,再观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乙同学方案二设计有不严谨的地方,指出不严谨的方面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就H2CO3与C6H5OH酸性比较,提出一个假设,并根据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提出假设 实验方案和预测现象
答案
(1)不正确,(1分)通入CO2时间不够;(1分)苯酚浓度太小导致苯酚全部溶解在水中(1分)
(2)防止由于碳酸钠固体溶解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