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专题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单元 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本课
第一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初步体会归纳与演绎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物质运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教学重点 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学难点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复习引入] 必修化学1中我们研究了原子的结构和原子核相关知识,知道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正负电荷相互吸引,那为什么电子不会落入原子核内呢?
[提示]核外电子做高速运动,有摆脱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的倾向,所以电子既不能被原子吸入核内,也不能离开核自由运动。
[板书]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 核外电子运动特征
[科学探究]根据所给的一些数据请你总结电子运动的特征
①核外电子的质量:9.10×10-31kg
②炮弹的速度2km/s,人造卫星7.8 km/s,宇宙飞船11 km/s;氢核外电子2.2×108m/s
③乒乓球半径:4×10-2m;原子半径:n×10-10m
[结论]质量小,运动速度极快,运动空间范围小。
[过渡]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知道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请阅读书本P2下。
[板书](二)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课堂检测1]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过渡]多电子原子可有多少层?
[课堂检测2] 电子层
序号 1 2 3 4 5 6 7
符号
电子能量
电子离核由 到 ,电子能量由
到 。
[过渡]下面我就来研究核外电子在各层排布的规律。
[板书](三)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1、 电子总是从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起,然后由里往外排
核电荷数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O P
2 氦 He 2
10 氖 Ne 2 8
18 氩 Ar 2 8 8
36 氪 Kr 2 8 18 8
54 氙 Xe 2 8 18 18 8
86 氡 Rn 2 8 18 32 18 8
[归纳总结]
[板书]2、各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为2n2(n为电子层数)
[指导讨论]分析钾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8,8,1而不是2,8,9的原因。
[板书]3、最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为8(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电子),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讲解]在运用中我们必须注意,这几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理解,必须同时遵循这几条规律。
2、 今有 结构示意图,试指出x的可能数值及相应微粒名称和符号,并画出该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X值
微粒符号
微粒名称
结构示意图
[评价]
{小结}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练习]
[讨论]
归纳讨论
阅读P2
讨论:
弧线表示电子层,其上的数字表示本层排布的电子数。
圆圈表示原子核,其数字表示核电荷数。
K、L、M、N、O、P、Q
电子离核由近到远,电子能量由低到高。
[思考与交流]看表2总结每层最多可以排布的电子数目?
[练习]请分别画出9号氟元素和19号钾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反馈练习]1、有X、Y两种原子,X原子的M层比Y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Y原子的M层电子数恰好是X原子K层电子数的二倍,则X为 ,Y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