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高中化学有些有趣的实验,它们现象优美独特。
(1)铝的阳极氧化,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它能使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不溶于稀硫酸。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按下列步骤模拟该生产过程。
如图,组装好仪器,接通开关K,通电约25min。在阳极生成氧化铝,阴极产生气体。写出该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
阳极 。
阴极
(2)在大试管内依次加入20 mL蒸馏水、10 mL无水酒精、7 g硫酸铵晶体,充分振荡后静置片刻,形成液体分层、部分固体沉淀的现象;再用激光笔测试,仅上层液体出现如图现象,上层可能是 再向该试管内滴入甲基橙试剂振荡后静置,出现
现象
答案:2Al-6e— +3H2O=Al2O3+6H+ 6H++6e—=3H2↑
硫酸铵在乙醇溶液中形成的胶体,上层液体显红色,下层液体出现无色
2、请你参与下列研究性学习活动:
I.研究性学习小组甲对教材中“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沉淀是Cu2O”的实验结论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是氧化亚铜,猜想是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研究:
查阅资料:
氧化亚铜属于碱性氧化物;+1价的铜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在空气中灼烧氧化亚铜生成氧化铜。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2: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
方案3:称取该红色沉淀a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里冷却,再称重,反复多次至固体恒重,称得质量为bg,比较a与b关系。
方案4取该红色沉淀装入试管里,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1)通过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 ▲ 。
II.研究性学习小组乙针对小组甲的质疑,通过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进行探究。
有关实验步骤:①通入氢气的体积;②反应前,红色沉淀+硬质玻管的总质量;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硬质玻管的总质量;④实验前,球形干燥管的质量;⑤硬质玻管的质量;⑥锌粒质量;⑦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⑧实验后,球形干燥管的质量
(2)分析上述实验装置及步骤,你认为还应采取的措施是 ▲ (填序号)。
A.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B.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C.在盛有硫酸铜的球形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3)检查上述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简要说明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4)上述实验步骤中,通过步骤 ▲ (填序号)有关物理量的测定,就可确定红色沉淀成分。
III.研究性学习小组丙用“绿色化学”(强调环境友好,实现零排放)的思想,将上述收集的红色沉淀制备化学试剂——蓝矾(CuSO4•5H2O)。
(5)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方案,用实验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必要的实验操作名称)。 ▲ 。
例如:
答案:(1)方案3 (2分) (2)ABC (2分,少答1-2个,给1分,错答不给分)
(3)打开活塞,关闭装置中乳胶管上的开关(止水夹),向长颈漏斗里注水,停止注水后,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说明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 (2分)
(4)②③⑤ (2分,少答1-2个,给1分,错答不给分)
(5) (4分,答到“灼烧”,1分,至加入足量H2SO4,2分,至蒸发结晶,3分,至过滤洗涤,4分)